Wednesday, January 23, 2008

克林頓對克林頓



美國總統初選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上週末,希拉理在內華達州小勝奧巴馬,形勢暫處上風。週一晚南卡州的辯論中,二人正面交鋒,互不相讓,場面是少見的激烈。

由去年夏天開始,兩黨已分別舉行了十多場辯論。假如到二月五日的「超級星期二」(二十多州在同一天投票)後,仍是勝負不分,候選人便可能要一州接一州地交戰至八月的黨大會

一直支持民主黨,自然比較關注民主黨的選情。希拉理和奧巴馬都是有能力的領袖,都會是稱職的總統。個人偏向支持希拉理,主要原因是對她比較熟悉。但這數星期,多了點留意新聞和網誌對她的報導,發覺很多美國人對她的憎惡,簡直是到了非理性的態度。

更奇怪的是,不只敵對的共和黨人看她不順眼,就連一些民主黨人,也對她恨之入骨。

是甚麼惹來這樣深的怨恨?花時間看了些Daily Kosslate.com的留言,發現最多人抱怨的,是克林頓夫婦的野心。二人人脈廣闊,手握民主黨資源,又明白遊戲規則,了解怎樣才能贏得選舉。因此,很多人指責克林頓夫婦的行為是”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為坐上總統寶座而不擇手段。

另外,部份民主黨人埋怨希拉理和克林頓政策不夠左傾,是披民主黨皮的共和黨人。前總統克林頓任內口號是triangulation(即協調左右兩方,找出最有利的中間位置),自由派的民主黨人,很多都不滿他不斷和右派妥協,浪費了八年任期。

亦有人不喜歡希拉理的性格,說她虛偽,滑頭,深藏不露。她張口大笑,傳媒便討論那是不是假裝的親民形象。她淚盈於睫,人人都說那是形勢落後時,拿來打動女選民的秘密武器。

不過我認為,人們對希拉理「唔順超」的最大因素,是一種解釋不來的煩悶。有記者稱之為「克林頓疲勞」(Clinton fatigue),我十分有同感。

只因有時候,看見他夫妻倆,真的會令人感到很疲累。

這幾星期,電視上不時出現克林頓的一頭銀髮,和希拉理生硬的笑容,令人感覺彷如時光倒流到1998年。可惜,勾起的回憶,不是Titanic,也不是仍是玉女的Britney,而是萊溫斯基Ken Starr白水門Lincoln bedroom等等一連串煩人的醜聞和政治爭執。

眼看國家被布殊政府蹂躪了八年,美國現在是人心思變。希拉理所代表的status quo舊勢力,少不免令人有點反感。奧巴馬是充滿朝氣的新面孔,因此,年輕選民寧擁護他,也不賣帳給克林頓夫婦這對歡喜冤家。

選民是人,人是被情感控制的動物。無論政策多前瞻遠矚,口號多漂亮動人,到了投票站,「好感」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希拉理想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克林頓想成為第一位「第一相公」,看來要出多點法寶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