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31, 2010

蝸居



早前讀到一則很悲哀的新聞,說六成香港的大學生,視買樓為十年內的人生目標。

我想,假如我留在香港,應該也在為那數百平方尺心力交瘁。

在香港成長,不斷吸收着地產資訊,小小年紀便明白甚麼是建築面積實用面積,知道這個屋苑比那個屋苑設備豪華。經過港島半山和南區,我喜歡窺望沿路的豪宅別墅;彷彿重門深鎖的另一邊,是人生幸福的泉源。

現在想來,在如此扭曲的價值觀下成長,也是件很悲哀的事情。

在外國長大後,卻沒把置業這回事放在心上。我認為,買賣自住的房屋致富,只是在某些時間空間才出現的特殊例子。(如地少人多的香港,如經濟起飛的中國)

很多人只看見上升的樓價,卻忽略了首期的機會成本,買賣的交易費用,和房子維修等等隱藏了的開支。能獲利,也不過是因為供屋過程中的強迫儲蓄,賺了卻不能套現。把資金鎖死在居住的房屋中,其實是很不明智的投資。

而且,一直過着流離的生活,兩三年便搬往另一個城市;未能安定下來,也不可能下置業的決心。

但這態度,和老爸老媽那套背道而馳。這些年來,實在聽了不少「租房就是拿自己的錢替別人買房」,「現在不買以後都買不起」等冷言冷語。任憑拿出多少數據,都動搖不了他們那套「買了房子才算成功」的哲學。

不過,這幾年美國房地產大瀉,無數人被房價拖垮,兩老好像已沒那麼多嘀咕了。

───

雖然我認為買屋不是好的投資,但擁有一個棲身之所,是動物性的本能慾望,不能單以金錢來衡量。

我也想擁有自己的房子,因為我是個 house porn addict。

看到室內設計雜誌中,那些柔和的顏色,優美的線條,心頭會一陣軟綿綿,恨不得蝸居立刻變成雜誌中那些國色天香的模特兒。

但住在租來的房子裡,油漆顏色也改不了,不用說大興土木,移牆拆壁了。

買房子,是為了能裝飾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

於是,在這個昂貴得令人咋舌的城市中,我們買了一間很小很小的屋子,過着一段很忙很忙的日子。

這,也是半年沒更新這 blog 的主要原因。

美國經濟這樣差,明年屋價可能還會繼續下滑。房子究竟買得合不合時,我們都不太清楚。

不過,就像人生大部份事情一樣,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選擇的對錯。既然還算負擔得來,又覺得快樂的話,便應該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其他的,不外乎是一場數字遊戲;將來的事,將來再想吧。我們還要煩惱牆壁的顏色,沙發的款式......

Wednesday, December 15, 2010

面書之謎



Facebook 的 CEO Mark Zuckerberg ,最近真是紅得發紫。

網站每天都在報導他的產品,他的捐獻;戲院在放映他的電影(聽說是奧斯卡大熱之選);現在還當上 Time 的年度風雲人物。少年得志,鋒頭比當年的 Bill Gates 還要凌厲。

但老實說,到現在我還是弄不懂 ,面書如此紅火,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FB 剛出現時,我對它嗤之以鼻,覺得不過是 friendster 的翻版,不用理會。

到兩三年前,仍覺得 FB 唯一的優勢,是它的市場佔有率。骨子裡,它不過是個讓人貼貼照片,看看舊同學近況的社交網站。FB 沒啥高科技成份,沒有完整的 business model,只是個包裝得體的交友網站,隨時有被別人取代的可能。

我得承認,我看錯了。

Smartphone 普及化,和 GPS check-in 的功能,令我開始對 FB 改觀。當每一位消費者都成了24小時流動廣告版,FB 的確能改變未來的消費和宣傳模式,而從中獲利。

但我還是不了解,面書有何價值數千億的吸引力?因為,我真的不太用得着它的「服務」。

我是個很自閉的人,不喜歡別人知道我去了那裡,吃過甚麼;不想全世界知道我今天心情如何;更不希望剛認識的新同事看到我小學同學的最新近況。(我知道,能控制誰看到誰,但為甚麼要自找麻煩呢?)

早已不是"OMG,xx is going out with yy!!!"的年齡;朋友們的 FB,卻盡變了親子王國 / 育嬰指南,實在提不起興趣蹓躂。

對我來說,面書只得兩個主要功能。一是找尋失散了的舊同學舊朋友,二是看看別人的生活照;是個一星期瀏覽兩遍的網站。

所以我一直不明白,為甚麼傳媒能把 Facebook 說成像是印刷術般的偉大發明,把 Zuckerberg 捧成廿一世紀的 Guttenberg。

直到兩星期前,收到老媽寄來的 friend request 後,方才領悟到,我又看錯了。

時代的巨輪,滾滾前進,絕對不以人們的意志轉移;不明白,還是要適應。

因為,這是個勇敢的新世界。

Wednesday, November 03, 2010

選舉後感




共和黨重奪美國國會,重挫奧巴馬,是意料中事,本也不想寫甚麼(真的很久很久很久沒寫了)。

但聽了當選參議員的極右派 Rand Paul 這段話,卻是不吐不快:

“Thomas Jefferson wrote that 'Government is best that governs least.' Likewise, freedom is best when enjoyed by the most”

( 其實 Government is best that governs least 根本不是出自 Jefferson,不過也罷了。)

在《The West Wing》劇中,曾解釋過何謂 Ten Words:十個字以下,讓人一聽便明白的答案,就是 Ten Words。

"Government is best that governs least" 是最好的例子。說它不對嗎?聽起來卻好像有點玄機,有些哲理。說它對嗎?難道短短六字真的能詮釋甚麼政治智慧?

同樣的例子,在美國政壇比比皆是:

”Rising tide lifts all boats”
” No child left behind”
“Culture of life”
” 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
”Don’t let government stands between you and your doctor”

(就連奧巴馬的 "yes we can",我也覺得是求選票的技倆。)

更不要說 Rand Paul 接着那句拼湊出來的"freedom is best when enjoyed by the most"了。我看, "Government is best that governs least. Likewise, two bucks can buy more candies than one ” 意思也還差不多。

美國,就是充斥滿這些遠看獨到精闢,近看空洞無力的政治口號。

──────

仍然認為,奧巴馬是個有遠見,有才能的領袖。但(某些)美國人期待他像小羅斯福般,帶領國家進入新時代,是太脫離現實了。

在現今的政治氣候,二十四小時新聞,網絡全天候轟炸下, 已沒可能出現政治巨人。白宮能有效率地做出一點點成績,已是上上籤。

或許這政權真的生不逢時。金融海嘯,錯不在奧巴馬。這兩年忙於救災,救了銀行,又要救車廠。兩年下來,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房地產死氣沈沈,都成了他的錯。

醫療改革一役,奧巴馬卻是太輕敵,低估了共和黨"Hell No!" 誓不合作的決心。結果,反覆爭吵了近一年後,共和黨一票也拿不到,反淘空了民主黨的政治資本。

失掉國會控制權,奧巴馬在未來兩年是寸步難行,很難通過重要法案。至於2012年大選,唯有寄望共和黨蜀中無大將了。希望 Sarah Palin 加入戰團,也祝她能成功取得黨內提名!

──────

昨天女友問:為甚麼支持民主黨?

今天再想了一會,答案仍然是一樣:因為我不相信市場是萬能的。

市場可以成就一間 Google,但市場永遠解放不了黑奴。市場能漏出千億桶油污,卻救不了墨西哥灣的一隻海鷗。

沒有人一出生便希望成為社會的負擔。同樣地,也沒人能完完全全的自食其力,白手興家。

成功總要靠點天時地利運氣,失敗也不一定是因為懶惰懦弱無能。既生活在同一個社會,同一個地球,為別人作一點承擔,是很自然的事,沒有甚麼公平不公平。

──────

從前覺得,年輕人熱情,難免有點兒左傾。但隨着年紀增長,世界觀自然會變得保守,自己也不會例外。

現在一把年紀,亦勉強算是個既得利益者;難道是時候歸隊,放棄 liberalism 的觀念,乖乖做個保守中年人?

應該不會了。

Thursday, May 27, 2010

《盛世》



第一次看到《盛世》的介紹,已很想讀這本小說。等了半年,終於按捺不住,把書買了回家。(在外國買中文書,可不是普通的貴。)

小說應該算是不錯的。但因為對它有期望,讀後,反感到有些失望。

《盛世》的故事,發生在 2013 年;世界經濟崩潰,唯獨中國一枝獨秀。主角老陳,是個曾在中台港美生活的文化人。他以前半生的名氣,在北京過着舒適的半退休生活。

一切欣欣向榮,全國洋溢着一股難以明狀的幸福感;而對盛世前的往事,人人都記憶模糊。文革,也只剩下陽光璨爛的懷舊回憶。

小說的前半部,以老陳為中心,扼要地寫出「世界經濟進入冰火期,中國盛世正式開始」後,中國大陸的昇平景象。

可惜,故事發展到一半,除了老陳和他的愛人小希,還加入了追查盛世真相的方草地,和失眠的國家領導人何東生。討論的除了政治經濟,還包括宗教問題,網絡文化,民間維權;變得有點兒失焦。

到了最後五十頁,領導人何東生把全球政經形勢,和「冰火盛世計劃」的前因後果娓娓道來,猶如一人自顧自在講課。我只能說,那是我最討厭的小說結局方式。

不過,我頗喜歡《盛世》最後留下的一個懸疑:連國家領導人也解釋不到,為甚麼全國人民會集體失憶,完全忘掉從前的黑暗日子。

我想,作者的意思是:只要社會穩定,人民嚐到甜頭,政府不用大費周張,老百姓也會選擇自動失憶。

所以,《盛世》其實不是一本預言小說。它寫的,是中國的現狀。

Friday, May 21, 2010

信者得救



想寫點東西,卻沒甚麼可記的事,就談談一則熱門話題吧。

這廣告如何離譜,如何不濟,大家都討論過。倒不如換個角度,嘗試欣賞它的可取之處。

首先,廣告製作精緻,驟看還以為在賣謢膚品或護舒寶。和孩童時看慣的政府宣傳片(例一例二)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語。

我還一直以為,中學畢業派對是洋鬼子玩意。這廣告證明了,香港不只是亞洲都會,已是個真正和世界接軌的國際城市。可恨在我成長的年代,只得街口酒樓的特價謝師宴,沒有女同學坦胸露臂的 senior prom。生不逢時,生不逢時。

整個廣告,最精采的是那句「信任,讓夢想成真」。這意念含糊,模稜兩可的口號,看似信口開河,實質暗藏了符合國情的大智慧。此例一開,「沉默,不等於懦弱」「忍耐,也可以是愛」等曲線愛國口號,將來必紛紛出籠,長賣長有。

但這廣告最偉大的地方,正是它的「九唔搭八」。

政府宣傳片,多是「清潔香港,人人有責」「亞姐捐血,亞哥捐血」等直腸直肚 ,「慌死你唔明」的 propaganda。這次,政府卻把它拍得如黃家衞般隱晦,分明是要培養市民獨立思考的能力。

媽媽是誰?女兒是誰?媽媽忙為他人作嫁衣裳,代表了甚麼?媽媽服務的新郎新娘子又是誰?裙子款式為何改了?究竟合不合身?不合身也要穿嗎?短短六十秒,每秒都充滿疑團,一點也不簡單。

正在讀陳冠中的《盛世》。看來,香港的盛世,快要正式開始了。

Tuesday, April 27, 2010

華人蝦寮



在一本介紹三藩市歷史的書中,讀到十九世紀末華人捕蝦的事跡。原來在離市區不遠的 China Camp State Park,尚有一條華人聚居村落的遺址。趁着週末晴空萬里,便和女朋友去了半天「郊遊」。

在淘金熱的高峰,舊金山四分一的淘金者是中國人;到金鑛被採空後,很多華人去了修築橫美鐵路。1869年,鐵路完工,部份華人便在海灣旁重操家鄉的故業,捕蝦為生。

China Camp 蝦寮全盛時,居住了五百多名華人。捕回來的蝦,除少部份活蝦出售外,大部份都是曬成蝦米,賣回中國。(我是那天才知道,蝦米是煮熟後才曬乾的)

到了 1880 年代,灣區人口增多,華人受到白人越來越嚴厲的排斥。州政府更通過歧視法例,令捕蝦的華人也成為被排擠的對象。從此,蝦寮開始沒落,華人都回到熟悉的唐人街,幹回洗衣店,中國餐館等和白人沒直接競爭的工作。

今天在蝦寮,住着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伯 Frank Quan;他是百多年前蝦農的後人,仍然會出海捕蝦。不過捕回來的蝦,多是作魚餌之用。

站在風光如畫的 China Camp 沙灘,很難想像得到,當年在這裡生活的中國人,面對的是怎樣的困難。在沒有電話沒有 facebook 的年代,離鄉別井,聚居在陌生國家的小漁村,天天辛勞地捕蝦曬蝦米,真的很不可思議。

昔日漁民日曬雨淋地在海灣捉蝦,今日我躲在同一灣畔的冷氣房間中對著電腦捉蟲;同樣是在外國生活的中國人,當中卻隔了一百三十年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文明,應該還是在進步中的。

───

今天的華人蝦寮,只剩下一個碼頭,幾間舊屋,和沙灘上的一艘破船:




碼頭旁是個展覽館,簡單地介紹了華人捕蝦的歷史:



碰到一位九十三歲的老婆婆,她說有問題想問我們。還以為會是「how to say thank you in chinese?」等老掉牙客套話,想不到她的問題竟然是「怎樣才是正確寄 email 的方法?」,真正是「估佢唔到」:



沙灘旁邊是一間非常舊式的小吃店,可惜關了門,有人只能望門輕嘆:



最後,為了記念昔日的蝦農,也為了資助今日的漁民,我們在日本餐館點了五美元一件的甜蝦刺身。很折墮,也很好吃。

Thursday, April 08, 2010

「實用」廚房小玩意

Bed Bath & Beyond 是美國的一間大型連鎖店,專售各類廚房浴室家庭用品,是我經常陪別人逛的商店。

無聊時,在店內四處看看,也可學到點東西。原來廚房用具,已經進化至如此境地。

有專用來切生菜的刀:



和專切西柚的:



去蘆筍皮的刨子:



切酸瓜片的:



切牛油果片的:



去士多啤梨「頂」的不知是甚麼東東:



和去番茄「芯」的:



去櫻桃核的「機器」(很可愛,但研究了一會兒,也不知怎樣運作):



保存吃剩的半個牛油果:



保存吃剩的半條香蕉(!):



最後,是我最喜愛的......



洋蔥眼鏡!!!

是不是全部都很「實用」?

Sunday, April 04, 2010

復活節的隨想



明天是復活節,我會如常地去教堂禮拜。

只在聖誕和復活節才在教堂出現的信徒,被稱為 CEO(Christmas and Easter Only)。我不是信徒,但到教堂的次數,比 CEO 們多,也比大部份教徒頻密。

因為,我的女朋友是個基督徒。

我是無神論者,不相信任何宗教,將來(應該)也不會相信。但信仰對她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每星期花那一點點時間,和她一起參與,我覺得很自然,也很理所當然。

我或許不能完全感受她的心情,唯一能做的,是簡單地陪在她旁邊。

到教堂的另一原因,是因為怕麻煩。星期天若不到教堂,便得各自駕車,還要約定到那兒午飯;倒不如一起出門來得乾淨俐落。

我不抗拒教堂的環境,偶爾會留心聽聽牧師的訓導;覺得沉悶時,便半瞌睡發白日夢去。雖然不能投入,但旁觀眾人唱詩,領聖餐,也很有趣。

女朋友參加的,是一間比較開放和包容的教會。沒有硬磞磞的傳道,沒有過份熱心的教友,儀式也很傳統(至少沒有人大叫 Hallelujah)。

不過,還是有些不習慣的地方。聽別人的見證,便會感到有點可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困難和決擇,偏偏要說成是神的考驗和意旨。我想,我也有很多見證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最不安的,是目睹小孩受浸的情景。幾歲的小孩子,懂得些甚麼?幾滴水灑在頭上,便是跟隨一生的身份記認。我不能不想,恐怖份子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

上了一年教會,沒改變對人對神的看法;唯一不同的,是更明白謙卑的意義。

以往,對宗教好奇,好奇中卻是帶點不屑;彷彿是受了十多年教會學校教育後,條件反射般的反叛。

現在,仍是認為無神,但已不會花力氣爭論。自己不信,也不用反對別人相信;堅持己見,不一定要駁倒他人。因為,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

其實,我反對的不是宗教信仰。我反對的,是 bigotry。我們應容納別人對世界的不同看法,但絕不能以宗教為理由,迫害同性戀者,妨礙科學發展,和剝奪婦女選擇生育的自由。

又想到,假如一天有了孩子,該怎去處理信仰的問題。

我是希望待他長大後,才自行選擇。我相信,只要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學會尊重別人,保持對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他自然會找到想找的答案。

噢,想得太遠了。

Monday, March 29, 2010

論一則八卦新聞



我愛看娛樂新聞,可惜不能花太多時間在垃圾資訊上,只能偶爾看看明報網站的娛樂版(該是「明報OL網」才對),吸收點中港台娛樂新聞的養分。

不過,面對一堆不認識的名字,實在沒意欲仔細閱讀,頂多是隔天掃掃標題了事。

鄭中基和阿 sa 的新聞,論轟動,不及 twins 另一成員那樁新聞轟動;論娛樂性,也遠遜十年前的「醉基」事件。但讀過內文,明白了大概後,有兩點想說說的地方。

一,是常常被討論的藝人私隱問題。

藝人,尤其是年青偶像,最大的本錢,是觀眾對他\她這一個人的興趣。觀眾有想知道多些關於偶像事情的慾望,他\她才能 justify 數百萬數千萬元的片酬和廣告費。

好奇心這回事,是沒有邊界的。所以,藝人希望觀眾把好奇心留在舞台上銀幕上,想享有平常人般的私隱,是不切實際的。

私生活被公諸於世,的確可憐;但名氣帶來了豐厚的報酬,犠牲私隱便是 part of the deal。不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所以我認為,在合法和合道德的前提下,群眾可以適量地侵犯藝人的私隱。

二,是我不能了解,一紙婚書的重要性。

結婚,不能公開;結了,又怕有人泄密。不幸離婚,既怕別人折穿曾經結婚,又要做一場假分手真離婚的戲。聽了也覺得超級麻煩。

如此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為甚麼還要冒險入市?

是男的想給女人一個承諾,還是女的想以婚約縛住男人(在做粵語長片嗎?)是兩人根本沒想清楚,還是另有內情?

好了,我承認,我是一個八婆。

───

八卦,是(很多)人的天性。而我的宗旨是,只要是人性,便一定有基於進化論的科學根據。

三姑六婆聚首一堂蜚短流長,是無建設性,浪費時間的活動?非也。

人類自群居開始,便不能單靠蠻力求生。無論是原始人部落,還是現代商業社會,誰是朋友,誰是敵人,誰可供信賴,誰好食懶做,都是非常重要的求生資訊。

八卦的動機,是為了盡量吸收這些重要資訊;集體八卦,更有助增進資訊的流動性。而且,窺看別人的悲歡離合感情起伏,能豐富自身的感情觸覺,可從中學會怎樣應付同樣的變化。

我認為,人體是埋藏了原始的八卦基因,引導我們看娛樂新聞,追婆媽電視劇。

所以,我是一個身不由己的八婆。

Tuesday, March 23, 2010

Good luck, Mr. President



經過一年的爭論,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醫療改革法案。

其它國家的人民可能不會明白,美國人為甚麼因醫療保障吵得國無寧日。我想主要原因是,醫療是人民生活最重要的一環;一旦讓美國人接受了「國家提供醫療保障」這個前提,便沒可能走回頭路。所以,今天走向「全民健保」這一小步,亦是國家意識形態向左走了一大步。

為此,共和黨從一開始便採取不合作,不妥協的戰鬥方式,全盤否定改革,希望醫改成為奧巴馬的滑鐵盧。如今賭輸了,醫改反成了保守派的滑鐵盧。

一年前,沒有人預測到,醫改戰況會如此慘烈。錯在奧巴馬未能扼要地解釋改革的利害,令共和黨有機可乘,挑起群眾的反政府情緒。到了上月,共和黨在麻省參議員選舉勝出,很多人認定醫改已是彌留階段。幸虧總統和國會不放棄本來的方案,繼續遊說民主黨內的游離票,才能 219-210 險勝。

剛巧看了 The Atlantic 一篇關於財長 Tim Geithner 處理金融危機的文章,忽然領悟到,救市和醫療改革有其相同之處,從中可看出奧巴馬的治國風格。

和醫改一樣,花近萬億美元拯救金融業,是極不得民心的政策。銀行家貪婪,利用體制漏洞,令國家陷入嚴重衰退;現在卻要受苦的納稅人付鈔,收拾留下的爛攤子。這樣子顛倒是非的政策,叫普羅市民怎能服氣?

但文章指出,Geithner 和奧巴馬政府一早便明白,救市要付的政治代價。

他們在上任前已決定,這不是討論公平與否的時候;最迫切的任務,是盡快讓經濟重拾增長。Geithner 吸取了亞洲的經驗,認為必須快而狠地穩住投資者對金融體制的信心,才不會陷入日本式的長期衰退。

現在經濟慢慢重回軌道,銀行開始還款給政府;救市的決定,基本上是成功了。但失業率高企,人民只會記得政府幫助了 Goldman Sachs, AIG 等大鱷,仍是一肚怨氣。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若美國政府礙於政治風險,不投進那萬億美元,會不會是一場更大的經濟蕭條災難。

通過了的醫改,其實是十分溫和的法案,很多自由主義者都批評改革不夠徹底。注資救市,是個左派右派也反對的政策;奧巴馬為了穩定,甘冒政治風險,繼續布殊政府這不受歡迎的措施。從這兩件政治大事可見,奧巴馬是個務實的中間派。

2008 大選時,對奧巴馬沒太大的認同,覺得那句 Yes We Can 太煽情。今天總統支持率只得百分之五十,選舉時的熱情和理想,已被現實磨滅得七七八八,我卻對他越來越有期望。

醫療改革下了一城,還有金融改革、移民法、環保、救育等硬仗在等待他。Good luck, Mr. President.

Wednesday, March 10, 2010

靜雞雞,傻更更

某天和女朋友的對話:

她:「你一個人靜雞雞做緊咩?」

我:「點解靜一定係雞雞?」

結果,我們都搞不通,靜之後為甚麼是雞雞。雞是一點兒也不靜的動物,說「靜龜龜」反而有道理一些。

為此,這幾天搜盡枯腸,不停地想:廣東話中還有那些相似的形容詞?

以下是入圍的三個條件:

(一) 單字形容詞+兩個叠字
(二) 粵語詞彙(綠油油,亮晶晶等不算)
(三) (這點很重要)兩個叠字,是和形容詞無關,無法解釋的(白雪雪,熱辣辣,憨居居等不算)

名單暫時如下:

  靜雞雞
  靜英英
  紅卜卜
  黑媽媽
  黃柑柑
  慢吞吞
  肥嘟嘟
  瘦猛猛
  滑 luet luet
  鞋烚烚
  淋 bet bet
  軟 lai lai
  矮 duc duc
  臭崩崩
  甜耶耶
  暖笠笠
  嬲爆爆(可不可解作「嬲到要爆炸」?)
  矇查查
  懵盛盛
  生勾勾
  死咕咕
  毛神神
  乾掙掙
  傻更更

還有沒有其他的例子?何方高人能解釋「矇查查」「傻更更」的固中玄機?

Sunday, March 07, 2010

沿着太平洋的海岸線



冬季奧運開幕又閉幕,但除了金研兒,中文媒介好像報導不多。或者,滑冰滑雪始終是洋人玩意;我甚至懷疑 ,Curling,Slalom,Bobsled 等運動,是沒有中文名字的。

四年一屆的冬奧,我只看女子溜冰一項。不過,因為主辦城市溫哥華的緣故,倒是很留心這屆冬奧的消息。 

溫哥華是我最喜愛的城市。喜歡它溫和的氣候,倚山望水的風景,和那份融合各種不同文化的氣度。

溫哥華市區面積很小,市區內可以漫步到任何一個角落。加上 skytrain 貫穿全市,是個很方便,親切的城市。

在溫哥華住了數年,很多地方仍未看得真切,有時候也很懷念 Stanley Park,English Bay,Metrotown,甚至 Aberdeen Center(我是仍然叫它的舊名字「香港仔中心」的)等地方。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有機會回去看看,到烈治文飲早茶,再到 Robson 街吃碗美味的拉麵?

和太平洋此岸的幾個城市,都不約而同地拉上深刻的關係,在那裡留下了人生的記號。它們都是美麗的城市,但各自擁有不同的美麗。

溫哥華親切開放,就像個活潑開朗的少女。

西雅圖和溫哥華一樣,是個風光明媚的小城市,但雨水令它多了一份沉鬱。而且,美國的西北,是個被忽略的偏遠地方; 所以西雅圖給我的感覺,是個獨坐一角的文靜女孩。

洛衫磯,幾年間去了很多次,感覺是每況愈下。除了比華利山和 Santa Monica 的金玉其外,天使之城,其實是個千瘡百孔旳都市。好比一個只知玩樂,卻沒半點內涵修養的富家小姐。

最新一站,是四季如春的三藩市。

只住了短短一段日子,說不上真的認識這城市。三藩市有其美麗動人之處,也有很多殘破的角落。淘金潮,大地震,嬉皮熱,令它比西岸其他城市多點歷史感。三藩市亦是著名的自由主義堡壘;在很多美國人心目中,它代表了偏離主流的態度。

因此,三藩市給我的印象,是個受過傷的女子。她不理會旁人批評的目光,我行我素地過着自己一套的生活方式。

這是我人生居住的第五個城市。這一站,會不會是終站?

Friday, February 26, 2010

從矽谷再出發



工作忙得不可開支,時間不敷應用,只得讓此 blog 繼續荒廢。一個多月沒寫,不是人間蒸發,也不是被人禁錮,網友們(假如還有人在看的話)不用擔心。

不如說說新的工作環境吧。

對微軟有過不切實際的憧憬,對矽谷,也一樣曾心存幻想。那些遍地黃金,一夜致富的故事,讀書時已聽過很多。到泡沫爆破後,仍覺得那裡是高科技的聖殿,心想「總有一天會到那兒闖闖」。

後來因工作關係,真的到矽谷跑了幾趟。見識了那些擠塞的公路,重複又沉悶的街角後,印象頓然大為改觀。San Jose,Santa Clara,Mountain View,一個個無甚持色的 suburb,令人悶出鳥來,亦打消了那個「闖一闖」的幼稚念頭。

殊不知,神推鬼磨下,兜了一個大大的人生廻彎後,始終還是成為每朝在 101 號公路趕上班的其中一員。

路,仍是一樣的擠,但比前更凹凸不平。路旁仍是千遍一律的車房,快餐店,連鎖店,和一樣醜陋的城市。

這次經濟衰退,對矽谷好像影響頗大。到過數個購物商場,簡直有點刧後餘生的廢墟的感覺。Party like 1999,已是上世紀的事情了。

矽谷的靈魂,是一幢幢低調建築物裡的企業。這十年間,科技業亦變了。硬件是夕陽工業,軟件亦失了絶對優勢。發展的重心,已從電腦轉移到生化和新能源。

但最大的不同,是個人心態的轉變。

今天,工作只是工作;心裡明白,做得再好,也只是龐大機器中的一枚小螺絲。雖未至只求無過,卻早已不敢有功。經過 Intel, Apple, HP 的大門,已不再好高鶩遠,反有點樂天安命的宿命感覺。

不過,還是會努力做好新工作的。畢竟,在舊的位置上,已經安逸太久。不大不小的挑戰,就當是人生路上的一場小鍛鍊

只願 101 公路能暢通一些,不要再花那麼多時間瞪着別人的車尾發呆,便額手稱慶了。

Monday, January 18, 2010

NBC 風雲


高鐵抗爭如火如荼,海地地震慘絕人寰,谷歌和中國政府劍拔弩張……這星期,我最關心的新聞,卻是 NBC 電視台 talk show 的最新戰況。罪過,罪過。

美國的深夜 talk show,十多年來都是 NBC 的 Jay Leno 和 CBS 的 David Letterman 在十一時半二分天下。Leno 收視一直領先,但我是 Letterman 的粉絲,因為覺得 Leno 的笑話很公式化,太過 show-biz;Letterman 則多點人情味,也較出人意表。雖然有些時候,兩人的笑話都頗悶場。

Leno 早已宣佈在 2009 年退休,Tonight Show 主持的位置,會交給Conan O’Brien 接棒。但到了去年,Leno 突然臨陣改變主意,說不想這樣早便隱退。

為此,NBC 高層想了一個餿主意:把 Leno 轉到黃金時段,每週五晚,在晚上十時給他一個新騷。一來,Leno 有固定觀眾;二來,經濟不景,製作 talk show 比劇集便宜得多。

但這樣,可憐的 Conan 便不單要和敵台的 Letterman 火拼,還要被同台 Leno 早個多小時的 talk show夾擊。半年下來,Tonight Show 的收視一直不如理想,屈居在 Letterman 之下。

更出人意表的,是 Leno 在十時的新節目收視也同樣不濟。全國各地的 NBC 電視台都要求總台取消 Leno,重新播映劇集。

為了收拾爛攤子,在上週末,NBC 想出了一個更餿的主意:把 Leno 縮短至半小時,轉到十一時半,然後把 Conan 的節目延後到午夜十二時。這樣,既能抓回 Leno 的觀眾,又能保住 Conan 的合約,不用賠償巨額金錢。

只是,被遷移至午夜,還要排在 Letterman 和 Leno 之後,Tonight Show 肯定命不久矣。Conan 不甘成為被 NBC 玩弄於股掌上的棋子,在星期二發了一份措辭強硬,笑裡藏刀的聲明,表明不同意把 Tonight Show 搬遷至十二時。

聲明一出,立刻贏了壓倒性的民意,網上甚至發起了 Save Coco 拯救 Conan 運動。

NBC 被打成奸角,處於劣勢;對 Conan 恐嚇一輪後,結果還是要低頭認輸。今天的最新傳言,是 NBC 將賠償 Conan 三千萬美元,亦不會阻止他加盟其他電視台。

經過數年風波後,三月開始,十一時半將仍然是 Leno 和 Letterman 打對台的局面。希望 Fox 電視台快點為 Conan 開一個新騷,好打破這個維持了十八年的悶局。

───

因為這場 late night 風波,這星期 Tonight Show 收視飆升,我也罕有地連續看了五晚。

Conan 亦不放過機會,對 NBC 極盡挖苦。於是,出現了 NBC 台主持人不停攻擊 NBC 的怪現象:

"In the press this week, NBC has been calling me every name in the book. In fact, they think I'm such an idiot they now want me to run the network"

(在這星期的媒體中,NBC 用盡了各種方法罵我;事實是,他們認為我是如此的一個白痴,正想讓我來管理 NBC)

"There's a rumor that NBC is so upset with me that want to keep me off the air for three years. My response to that is if NBC doesn't want people to see me, just leave me on NBC."

(傳言說,NBC 要封殺我,三年不能出鏡。我的回應是,NBC 不想觀眾看我的話,只要把我留在 NBC 頻道便可以了)

星期五晚的一個環節後,Conan 說 NBC 轉播冬季奧運將損失二億美元,然後笑得人仰馬翻,明顯是對 NBC 體育部高層指控的「回應」:



這樣拳拳到肉地過招,看得人拍案叫絕。可惜,Conan 的 Tonight Show,快要壽終正寢了。

Saturday, January 09, 2010

《Vertigo》 and Two Missions



十六,十七世紀時,西班牙傳教士在加州從南到北興建了二十一座傳教堂( mission )。其中一座,是三藩市 Mission 區的 Mission Dolores

Mission Dolores 是全市最古舊的建築物。教堂成立於 1776 年六月二十九日(即美國獨立前五天),因此,那天被視作三藩市開埠的日子。

本來, Mission Dolores 雖然歷史悠久,但畢竟只是座不起眼的小教堂(旁邊的大教堂是二十世紀興建的),實在沒甚麼觀賞意欲。不過,它曾出現於我喜愛的電影《Vertigo》中。

陷入騙局的Jimmy Stweart,跟蹤 Kim Novak 至 Mission Dolores:



Novak 飾演的 Madeleine \ Judy,刻意在 Carlotta Valdes 墓前流連,製造神志不清的假象:





這個在 Mission Dolores 旁邊的小墓園,是三藩市最古老的墓地。據說,電影上映後,Carlotta Valdes 的假墓碑曾在墓園擺放過一段日子。

不過,《Vertigo》戲裡最重要的場景,是一百英里外的另一座 mission:



Mission San Juan Bautista 就是電影中那座亡命鐘樓的場景:



不過,Jimmy Stewart 因畏高而跑不上的那座鐘樓,現實中並不存在,只是希治閣的特技效果:



教堂對面的馬房,是 Stewart 和 Novak 在奔向鐘樓前激吻的地點:





馬房仍是老樣子,可惜重門深鎖下,未能實地回味那一幕經典場面。

Saturday, January 02, 2010

又是十齣

選了00年代的十齣電影後,又想寫寫心中的十齣 all-time best 選擇(按年份排名):

1. 《Citizen Kane》(1941)

六十多年前的電影,今天看來,題材、攝影、和敍事技巧,仍一點不覺舊。Orson Welles 三十不到,被傳播大亨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封殺下(因 Hearst 不滿被《Citizen Kane》影射抺黑),仍能自編自導自演出這部曠世之作,真神人也。

2. 《東京故事》(1953)

在樸實,淡如白開水的故事中,是一股不能訴之言語的人情味。一家人為口奔馳,帶着稜角的親情,生老病死的無奈,聽小津娓娓道來,就像說着你和我的故事。

3. 《Roman Holiday》(1953)

十部之中,這應是最「差」的一部。選了它,因為這是我第一部愛上的電影。

4. 《Vertigo》(1958)

Psycho》,《Rear Window》,《Vertigo》是我最喜歡的三齣希治閣驚慄片。選《Vertigo》,是因為 Jimmy Stewart 飾演的那個內心矛盾的反英雄,和他與 Kim Novak 一段似夢迷離的孽緣。

5. 《Fanny and Alexander》(1982)

6.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1991)

《兩生花》到底在說甚麼,到現在仍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令我入迷的,是電影中人與人間微妙而脆弱的感情和關係。還有,Irene Jacob。

7. 《Glengarry Glen Ross》(1992)

這可能是最冷門的一部。《Glengarry Glen Ross》沒有外景,沒有動作,整齣戲只是主角們在數個場景中唸對白,像一部舞台劇(實際上也是舞台劇改編)。六位男角(Jack Lemmon, Al Pacino, Alan Larkin, Ed Harris, Kevin Spacey, Alec Baldwin)演出都精采之極,道盡生活磨人的悲哀,壓得人透不過氣。

8. 《Schindler’s List》(1993)

這一齣,不用多說了。

9. 《一一》(2000)

忘了看過《一一》多少遍,但還是會一遍一遍地看下去。眼睛看見的,永遠只是一半的世情;做人,真不容易。

10.《Mulholland Dr.》(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