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7, 2008

談談情說說性




左一句「感性」,右一句「MM」,存貨本來已經非常有限的 masculinity ,這幾天,更是慘被 emasculate 至所餘無幾。際此存亡之秋,為免出現進一步的身份危機,不得不進行反擊。

其實,我喜歡感性的事,也喜歡性感的人。人生在世,既要高高興興談情,也應該坦坦蕩蕩說性。

從前香港的小學課程,幾乎完全沒有性教育;所有的性知識,都是從報章雜誌中無師自通的。如此旁徵博引,自然吸收了不少錯誤訊息。不過,總算是弄清了基本的詞彙,結構,和原理。

記憶中最深刻的,是小學六年級的一課健康教育。那天,老師終於要無奈地「處理」那篇曖昧的課文。課堂上,一位同學不知是真的無知,還是存心「玩嘢」,問了句「甚麼是夢遺」 。她竟然以尿床為比喻,企圖魚目混珠,敷衍了事。

原來,不論男女,從呱呱墮地起,已經天天在夢遺。

起初,性知識只是男同學間互相戲謔的語言。那些「好欽敬」「今日有冇驚奇」「踩親你個趾公」「有冇人要口膠」,其實頗為無聊,但小孩子們就是樂此不疲。兩三年後,同學間開始出現一對對小情侶,男生們便不敢再那樣放肆了。對性的好奇,亦由一個遊戲,轉變成一種慾望。

男生之間傳閱色情雜誌,可以說是半公開的活動。雖然一旦被發現,後果十分嚴重,卻永遠有善長人翁無條件供應貨源,普渡眾生。後來,有人更弄來了一兩卷小電影錄影帶(那時仍未有 VCD,更沒有 BT,現在的後輩們是幸福得多了)。但錄影帶到了手,播映場地卻是個令人頭痛的難題。通常都是鬼鬼祟祟地,趁其中一位同學家裡無人時,速戰速決。

幾個少年人圍在一起觀賞螢幕上的戰事,竟然不覺尷尬,實在是另一種的很傻很天真。

那年頭,女性的胸脯是城中的熱門話題 ,但我從來不懂欣賞那些G奶E神。太偉大的,感覺就是不平衡 ;含蓄一點,還迎欲拒,才是真正的誘惑。

不過,女孩子手臂的綫條,卻常常令我入迷。罪魁禍首,是中三那年,坐在前方右邊的那位長髮女生。她上課時左手托着頭的側影,每次也讓我看傻了眼。到現在還記得,她托着頭時,前臂內側有一道很可愛的摺痕。

不用說,那一年的學業成績,當然是大失水準了。

然後,和女孩子接觸機會多了,好奇心便慢慢蜕變為欣賞和讚嘆。那是有血有淚有苦有樂的成長過程,相信每個男生都是這樣走過一段懆動不安的歲月的。

一談到性,無論我們自以為有多開通,很多時候也擺脫不了迂腐的傳統觀念。

上星期的一個黃昏,路過公園時,我看見一對情侶正在草地上半坐半臥,肆無忌憚地練習連體嬰動作。那一刻,除了眼睛不知該往那裡放之外,還下意識地在心裡哼了聲「get a room!」。過後,才感到一點慚愧。

兩個人互相欣賞,互相信任,是世上最美麗的事。他們沒阻礙我一分一毫,我卻掀動了非理性的厭惡情緒。那不正是歧視嗎?

也常聽到「性和愛不能分開」的論調。我不了解女性,但憑我認識的男性朋友來說,性和愛是絕對可以分開的,而且還很輕而易舉。

這是男人最大的弱點。就如當年冒死拿色情雜誌回校的同學一樣,由克林頓到 Elliot Spitzer,由 X 先生到 Edison,無論後果多嚴重,某些時候,男人就是甘願閉上眼豪賭一舖。只能怪,掌握理性思考的,是脖子上的頭顱;但到實際行動時,控制身體的,卻是另一個頭。

所以,女仕們也不要相信那些「不對其他女人有非份之想」的鬼話了。不想,一定是假的;不敢,不忍,才是事實。好色是男性的天賦,但男人為了維護感情和家庭,壓制了原始的慾望,也是愛的證明。他有沒有心猿意馬,問了,也不會有答案。

感情是有一套「測不準定律」的,越想仔細測量對方的心思,只會越弄不清心的位置。

性的本質就是競爭,而競爭永遠是刺激和殘忍的,有贏,也有輸。因此,兩性間的角力,是個永恒存在的問題。

可是,在數千年父系文明,在不完整的生理知識下,人類社會形成了很多違背人性的道德觀念,劃出了很多不能逾越的禁區。性是我們存在的原因,也是我們生存的目的,是不應該諱莫如深的。多做之餘,還要多談,才能把世代累積的誤解和偏見,重新糾正過來。

越扯越遠,就此住筆。這一篇,應該一點也不感性了吧。

Thursday, July 24, 2008

我的一九八四

這幾天,心情都是悶悶不樂,沒精打采。不知是月圓的緣故,還是原來男性每月也有幾天「悶悶地」的日子。

寫上一篇時,在 youtube 找了一些舊歌的片段,一看便欲罷不能。結果,連續幾天,幾乎由蔡琴到蔡楓華都看過了。看完了,心情卻是更加低落,名副其實是 pathological nostalgia 的病徵。

喜歡粵語流行曲,追本溯源,應是十歲到十三四歲時養成的(壞)習慣。從此以後,所有國語,英語,日語,韓語歌,再動聽,也像隔了一層紗似的,騷不着癢處。

我是有點怕在 blog 上貼歌的(雖然偶然也會這樣做)。因為,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我覺得很感動的,你可能覺得很頭痛。不過,這幾首都是二十多年的老歌了,就算不喜歡,也來懷一懷舊吧。

───

《痴心的我》

我是譚詠麟的歌迷。現在想起,也覺得那時候的自己非常沒有品味。張國榮的這首《痴心的我》,我卻十分喜愛。

  明天\街燈裡再經過\回望\夜半街頭
  記否當天誰在痴痴等你\長夜問你可有想著我

Leslie 的聲音,是讓人聽那樣舒服,歌詞都彷彿從耳朵鑽到心坎裡,再慢慢溶掉了。

喜歡這首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一聽到,便會想起初出道的李麗珍。唉,人面全非,人面全非。


───


《此刻你在何處》

喜歡的譚詠麟的歌,十隻手指加十隻腳趾也數不完。《此刻你在何處》不是太流行,也不是很特出,但可能是被那電子音樂節奏吸引了,便一直印在腦海。

  迷惘目光在掃\尋覓遠處可見的道路
  默默地看著紅日逐漸消失\如今此刻你在何處

那一年,常常都在哼這首歌。一邊唱,會一邊感到 Alan 完全唱出了自己的心聲。

那一年,我好像是小六。


───


《幸運是我》

說起《幸運是我》,很多人會想到鄭秀文。我想到的,是葉德嫻和鄭則仕。

  雖說幸福是個諷刺\它使我能高飛
  它可帶予我一絲驚喜\可以實現我心志

聽到這首歌時,年紀仍然很少。我當然聽不懂歌詞中的豁逹,也不明白為甚麼幸運又會是個諷刺。但歌聲中對未來的憧憬,小小心靈卻有些似懂非懂的嚮往。

電視劇中,葉德嫻被幸運之神暮顧,當了二十年的紅星。所以,Sammi 是很適合唱這首歌的。她亦讓新的一輩能重新認識這首美麗的歌曲。


───


《只有情永在》

又是電視劇主題曲。《只有情永在》的曲和詞都很傳統,很老土,但又真的真的很好。

張學友和鄺美雲山歌般的對唱,是那樣的溫柔,聽得人心都軟掉。到今天,這仍是我最喜歡的合唱歌之一。(另一首,是張學友和梅艷芳的《相愛很難》。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賊公阿牛》是一齣怎樣的電視劇,我一點記憶也沒有。這首動聽的主題曲,卻是從此永垂不朽。


───


《夢伴》

《夢伴》的梅艷芳,只能以一個字來形容 :型。Anita 一個人一支咪的台風,真的很有型,很有型。

想起夢伴,腦中總是伴著一個很零碎的片段。

那個農曆新年,我生了病,但仍要和爸媽回大陸探親。整個假期,只得《壞女孩》這卡式帶陪着我睡睡醒醒。

一天晚上,在深圳冰冷蕭瑟的街道上,耳筒又傳來了「今天今天星閃閃\剩下我北風中漆黑中帶著淚\念當天當天跟他一起的每天」。

那一刻,在神秘的「異國」風情下,我覺得,自己已經完全領略了梅艷芳歌聲中的滄桑。

那一年,我好像是中一。


───


《假如》

這首歌,是我成長中的一個謎。

杜麗莎唱《假如》的時候,我只得十歲左右吧。杜麗莎不是張國榮梅艷芳,《假如》也不是大受歡迎的流行作品,我最多只在電視聽過數次。但不知何故,竟然一字不漏地一直把它收藏在心裡。二十多年來,每逢「大時大節」,也會拿出來哼一哼,感懷一番,可以說是成了個人的 sacred song。

  假如\不許我再跟你生活\世上\不必存著有我
  假如\天意讓我此生得不到你\不必需要有天意

究竟是甚麼事,令我記住了這歌?歌中那痛不欲生的不捨和堅持,小孩子又聽得懂幾多?我只能說,我真的一點也不了解,二十年前那個笨笨鈍鈍的男孩。

前些時看星光大道,見到一排女生被行刑似的,一邊聽《新不了情》一邊拭眼淚,心裡覺得有點可笑。重聽《假如》,才明白,那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


說來說去,也不過是 1984 到 1986 的兩三年光陰,卻像有發掘不完的記憶似的,十分神奇。

感情是甚麼,十二三歲的小朋友,真是懂個屁。但浸淫在情情塔塔泛濫的音符裡,我們又自以為很明白,很受用。那是多麼的豐富想像力啊!

記得 Chicken Soup 系列中的一篇曾經說過,我們一生需要學的東西,全部都在幼稚園中能學得到。

我想,感情的基本功課,我們也是早在初中前便學會了。往後的日子,不過是在反覆練習,考試,放榜,再練習罷了。

Sunday, July 20, 2008

蘇格蘭場的幻影



(很抱歉,這篇說的是香港娛樂圈的一位奇人,跟倫敦市的執法機關並無任何關連。)

對林敏聰的最初印象,是來自譚詠麟,張國榮那些膾炙人口的金曲的歌詞。

《幻影》,《愛的根源》,《愛在深秋》,《少女心事》,《無心睡眠》等歌曲街知巷聞的程度,今天那些一個月便消聲匿跡的流行曲,根本不能相提并論。林敏聰寫的歌詞,可以淺白動人(請抬頭\抺去舊事\不必有我\不必有你),也可以青春跳脫(霓虹裡\模糊裡\昏暗燈光\帶醉的小咀散著愛的清香)。有時候,甚至是天馬行空(街邊的坊眾話\他於剛剛買下\世界中幾百座華廈\送予今天的你名下)。

後來,在電視見到他和杜德偉主持《點解咁好笑》,才明白,為甚麼幕後人士最好還是不要露面。林敏聰不醜,但卻徹頭徹尾是「樣衰」的定義。看到他目不正視,吊兒郎當的模樣,誰也不會正經地聽他說話。

或許他也明白外型的局限,便乾脆專心當丑角,和曾志偉合唱了很多地道的無厘頭搞笑歌。那是個連「酒杯敲你個頭,你阿媽話痛」這樣的歌都能賣二十萬張唱片的年代(我也買了一兩張);組合的成功,促成了《開心主流派》這經典節目的誕生。

《開心主流派》製作雖然簡陋,但其中的胡鬧和荒謬,十多年來也沒有電視節目能出其右。開心字典這環節,更是經典中的經典。二人一唱一和,把廣東話中的「食字」玩得出神入化。「皇帝個女死咗兩次──香香公主」「拔萃男校出嚟讀 law 嘅男朋友──囉拔仔」等等,都是一生不會忘記的金句。

看似即興的 free association,是林敏聰擅長的技倆。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人人都揸住支蘇格蘭場非工業用國際線路自動溶雪十六嘩咾風油呔垂直升降連鐳射彩色洗衣乾衣氣墊毛筆一枝」。

如果周星馳是 absurdist,黃子華是 satirist,盧海鵬廖偉雄的是 parody,那麼,曾智偉林敏聰的便是言語上的 slapstick comedy。層次各有不同,也各有各精彩的地方。

九十年代中之後,林敏聰好像沉寂了(不過我亦不常接觸香港的娛樂消息),在報章上看見的,多是他的感情新聞。記得李美鳳結婚時,記者問他對前女友嫁人的感想,他竟回答「恭喜佢釣到條大水魚」,看得我口瞪目呆。是開玩笑還是酸溜溜,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然後,他娶了漂亮傻氣的落選港姐為妻,又為兒子取了個驚天動地的名字「林肯」;但好像再沒有在幕前演出,也沒有新的詞作。最近傳來的,卻是婚變的新聞。

現在他和曾志偉再度合作,實在令人有點唏噓。如軟硬一樣,這是一代人在懷「近古」的舊,不能期望有甚麼火花。而且,經過十多年翻天覆地的起起落落,香港社會已經失去了二十年前的那一點 naivete。今天再聽「朋友你隻狗好臭\仲咁汚漕\四圍奔走」,你還會覺得好笑嗎?

「燦爛的晶瑩\代表絲絲愛意\暗裡隨著閃閃光輝\映照得奪目耀眼」,「就算多平凡\總有互愛的情人\怎麼偏偏我現時失掉你」,林敏聰曾經為無數人寫出了藏在心中,說不出來的情感。藏在他心裡的,應該會是一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

後記:

《冬日浪漫》是玉女周慧敏在1992年的唱片,碟中包括了《自作多情》《孤單的心痛》等為人熟識的歌曲。唱片也收錄了兩首不太受注意的改編歌。就是這兩首歌的歌詞,困擾了我整整十五年。

第一首,是充滿熱帶風情的《阿馬遜河》:

  叢林雨後 水土變質 迷離參觀你這咖啡室
  沼澤照著粗糙的兩個憂鬱 似對我講 談些甚麼

  河流帶著 一些感覺消失 徐徐如這裡從無人煙經過
  怎樣的要想你 怎麼記不起 似要又忘懷我要些甚麼
  消失像雨滂沱 消失像雨滂沱

  每次愛上某個到某地 總於他眼內 終可找到自我
  每次愛上某個卻為何 那串愛火 總繞我而過

  每次與你愛上總變冷漠 雨後傳來寂寞
  這愛的感覺徐徐的走過 怎樣總變得一切陌生
  似要又忘懷你要些甚麼 要些甚麼
  消失像雨滂沱 消失像雨滂沱

第二首,是我很喜歡的,十分動聽的《錯》:

  泉在向石滲 水卻放任地滴下
  地愛風裡等 海愛黑暗裡抖震
  唇像被遠海沾濕的片片熱吻 錯在何事 想你也必定會知

  雲在斷去 展向兩段面前路
  念你的心 總要關上這段好
  紅藍白滿天 早應該更美滿 透心的跟你錯在這個月份

  天連雨 像抽起的不斷雨絲
  海連夜 在升起的片片白雨
  像這刻 天連你沒聲的退到極遠 
  留下似是極曾沉愛的心願 現在已未能 

  弦像斷了 弓卻似舊未換
  換上新鮮 音卻不再美滿
  情如沒法可修補好樂器 近些總可看見內心裡正納悶

粵語流行曲的歌詞,有些寫得粗糙,通俗;有些寫得含蓄,艱澀。但像這兩首般的矇矓派新詩風格,卻是絕無僅有。

是詞人精心的意識流創作,還是換了另一個形式的「蘇格蘭場」?真的很想問一問聰哥。

Monday, July 14, 2008

《WALL-E》




WALL-E 是公元廿九世紀,地球上最後的一個機械人。他一日復一日地執行任務,清理堆積如山的垃圾。一天,機械人 EVE 從天而降,從此改變了他孤獨的(機械)人生……

我很喜歡《WALL-E》這齣動畫。朋友看過後,卻說這是 Pixar 歷來的電影中最差的一部。問其原因,他說:悶。

悶,或許是因為它和以往的 Pixar 出品有些少不同。《WALL-E》只得很少很少對白,前半部更幾乎是一部默片。我覺得,沒對白的片段很有舊廸士尼卡通的味道,是電影最精彩的地方。只靠兩個機械人的身體語言去說故事,不是件容易的事;有影評人甚至把 WALL-E 的角色比作卓別靈。不過,沒有唇槍舌劍的對話,笑料是比以往的 Pixar 動畫明顯少了很多。

《WALL-E》是 Pixar 第一個的愛情故事。WALL-E 膽小怕事,功能有限,卻對優雅,新穎,強悍的 EVE 一見鍾情。電影把他們相識的經過,交代得十分流暢和有趣味。WALL-E 和 EVE 在世界末日後的廢墟中相處的那一段戲,簡直是有點淒美之感。但看銀幕上的機械人在牽手,在跳舞,論娛樂性,當然是不及超人一家大戰壞蛋,或老鼠烹調法國大餐啦。

《WALL-E》也是 Pixar 第一部帶政治立場的電影,其環保,反消費主義信息旗幟鮮明,一點也不含糊。電影中,巨型企業壟斷全球,地球在人類不停消費下被毀滅。WALL-E((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Earth-Class))這個的繞口名字,怎看也是 Pixar 在刻意幽這零售巨無霸一默。還有,片中的 CEO 在把地球弄得一團糟後,命令人類"stay the course"時;他身後的佈景,是和白宮記者室一模一樣的。在諷刺誰,實在呼之欲出。

動畫的結局是很難控制的:不能拖得太長,不能標奇立異,不能懸疑,更加不可以悲劇收場。《WALL-E》在最後三分之一變回一貫的公式,熱鬧是熱鬧了,氣氛卻有點不連接,是美中不足之處。假如劇本能詳細點交代 WALL-E 和 EVE 的發展,和他們跟人類的關係,結局應該會更動人。不過,片末字幕那一段,處理得很好,請緊記得不要過早離座。

影評人對《WALL-E》評價很高,可惜票房好像沒太大驚喜(當然是以 Pixar 的標準來看)。暑假電影檔期進入高峰,一眾天魔殺神變形超人鬼魅特工大混戰,加上來勢洶洶的蝙蝠和小丑,也難怪觀眾忽略了這個情竇初開的機械人。希望你能給 WALL-E 一個機會吧。

Saturday, July 12, 2008

人不如故



又是一樣的夢。

內容,每次也大致相同。都是延續着一段不愉快的記憶,目睹一些不願重溫的鏡頭。有時候,夢境天馬行空,飄忽不定。有時候,情節清晰得像在看電視劇。

夢是假的。但驚醒後那一身冷汗,和腦海殘留的失望,自責,傷心,卻是真得不能再真。

然後發覺,凌晨三時半死寂的家,是個很可怕,很可怕的世界。

新聞中,常聽受害者家人說"looking for a closure “。其實,我一直也不能完全明白,那是怎樣的心情。

親人音訊沓沓,當然希望早日水落石出。但如旁聽犯人的判決,旁觀兇手被行刑,又有甚麼意思?失去了的,永遠也找不回來。看着別人受苦,對自己的苦難,於事何補?

感情的 closure,就是這樣撲朔迷離。我們在找尋句號,找到的,往往是一點一點氣若游絲,連綿不斷的省略號。

Denial,anger,bargaining,depression,acceptance,來來回回,都不知走了多少遍。接受了可以再否認,抑鬱完可以再憤怒,記憶裡刺人的稜角,早被時間沖刷得圓圓滑滑。各種的感覺,已經不再對人說,也不會對自己說。

但再圓滑,也是墜在心的一塊卵石。午夜三時,它還是會出奇不意的來襲,壓得人透不過氣。

相見時難別亦難,思念難,決絕更難。是不是要一個場景,一聲告別,一句說話,一滴眼淚,才算得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抑或,心中一個卑微的,矛盾的心願,其實已是眾裡尋他的 closure?

衷心希望,你能快樂地,好好的過每一天。

不過,你千萬,千萬不要告訢我。

Tuesday, July 08, 2008

衣不如新



夏天來臨,氣溫顯著上升;微涼春天,瞬間變成T恤短褲的炎夏。因此,上星期下班後,經過購物商場,便突然興起買些夏天衣服的念頭。

穿衣服,我是從來也不講究的。住在外國,人人衣飾樸素,穿得再好也是錦衣夜行。公司更是有不成文規定,衣著不能太光鮮。那天繫了領帶上班,同事的反應一定是笑笑口問:how did it go?不是問候你今天心情,是問你搵工跳槽的 interview 順利不順利。

很奇怪,衣服在別人身上,我還勉強能夠分出美醜;但一穿在自己身上,卻是每件看來也大同小異,面目模糊。不久前,在這裡買了一件格子襯衣,自我感覺頗為良好;不料,妹妹一看到,第一句便是:「嘩,你買件衫嚟畫 graph?」經此一役,對所有格子類物體,仍是猶有餘悸。

相信對很多男士來說,買衣服的重任,都是大權旁落,是「陪人買」多於「自己買」。但孤家寡人如在下者,便得獨自應戰。通常一年之中,都是冬一次,夏一次,每次抽出半天完成這換季的苦差。很少會經過商店時心血來潮,買一兩件回家。

這次即興採購夏裝的 project ,本來只打算到最大眾化的這裡,補倉完畢,立即離場。但買完後,看到這裡大減價,竟又順手牽羊拿了兩件回家。然後,又被年輕貌美,笑容可掬的售貨員吸引到這裡去。只怪自己不夠定力。

兜兜轉轉,結果自然是大失預算。可見,買衣服始終是有它的樂趣的,只是我悟性低,未能完全開竅。或許,多點到各大商店實習,多交些學費,將來會有學成得道的一天。

當然,若有人能重掌大權,那就最好不過。

───

有入,當然有出。花了半天假期,把舊衣物包好,準備扔進路邊收集衣物的箱子。

很多櫃裡的衣服,多年不見,恍如隔世,幾乎要問一聲「你貴姓?」。不過,幾年不見天日亦相安無事,更是大條道理棄之如屣,做褔人群。

正收拾得興高采烈,母親大人千里迢迢來電(為求傳神,以下內容粵語對白,請見諒):

「放假做乜?」

「係屋企執啲舊衫,攞去揼。」

「咁嘥。」(開始懷疑娘親身懷天眼通奇功。)

「……三,四年都唔著,放係度得個擺字」(支吾以對)

「我啲衫十幾年都係咁擺。」(大佢唔起)

「我屋企地方細,唔揼無位放新衫。」(改變策略)

「又嘥錢。」

算了,這個遊戲,我是永遠贏不過她的。

好不容易岔開話題。放下電話後,再埋頭扔我的舊衣服。但不到兩分鐘,電話再響起:

「揼時揼,記得拎去救世軍,問佢地攞返張收據,出年用嚟扣稅。」



正是:

咁都俾佢諗得到,世上只有媽媽好。

Saturday, July 05, 2008

Hancock



Hancock. What a mess. Avoid it at all costs.

(Massive spoiler alert. But since it’s my intention to keep you away from this movie, I encourage everyone to read on.)

What’s sad is that it could’ve been a passable movie. You have Will Smith, arguably the most bankable star in the world. The socially-inept-alcoholic-amnesiac-superhero premise is actually somewhat interesting, only if there’s a script to support it. There’s none.

And you have Charlize Theron…it’s freaking Charlize Theron! I want to see her doing anything in any scene, except her articulating some unintelligible semi-karmic philosophy in the thousands-year-old love-hate relationship with her amnesiac superhero husband. Urgh!

Most of the jokes fall flat. The superhero PR makeover theme starts off OK, but that only includes a few reluctant “Good job”, a new rubber-suit, and a few AA meetings. Then, out of nowhere, the script decides to abandon the whole PR plot and chas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direction.

There’s a scene that audience will painfully witness Hancock shoves someone’s head into another person’s ass. I nearly had tears rolling down my cheeks, my sympathetic tears for Will Smith to endure such unimaginable humiliation. Did anyone notice that is juvenile, gross, and worst of all, totally unfunny?

Then there’s a sudden mid-movie plot twist. One minute Hancock is a clumsy superhero with all sorts of super-human power, dueling Charlize on Hollywood Blvd, causing some major collateral destructions. The next minute, we are told that Hancock will somehow inexplicably “lose” his power when being together with Charlize, and that he’s critically wounded in a run-of-the-mill robbery. Then, a few more minutes later, just in time for the climax (or what’s supposed to be a climax), he’s revived and kick ass again (I have to admit that I didn’t quite follow that last 1/3 because I was half-asleep most of the time). Nobody looks for logic in a superhero summer blockbuster, but please, at least try to be consistent.

Even the villain looks like someone plucked randomly from the temp staff. The obligatory revenge sub-plot is so abrupt, so weak, and so undercooked. I can almost hear the buzz in the screenwriter’s head: “OK, we need a conclusive fight scene here. Let’s see...how about that clueless criminal dude? Great! Let’s insert a dialogue here and there, make up some excuses, and call it a day. Hooray!”

Oh, that little show-me-some-heart fluffy ending. Drawing graffiti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doesn’t exactly help world hunger, but it sure doesn’t need more than one page of extra script. Why don’t they wrap it up by showing Hancock actually helping Jason Bateman changing the world? Oh yeah, that would mean some extra writing. No. No. No.

Don’t see it if you have to pay for it (I didn’t). No, don’t see it even you don’t have to pay. This superhero madness is going out of control. It must be stopp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