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30, 2009

10 Things I Hate about "The Lost Symbol"

I'm half way through Dan Brown's latest "masterpiece", and I absolutely loathe it:

#1 On the very first page :
Facts:
All organizations in this novel exist......
All ritual, science, artwork and monuments in this novel are real......

Yeah, like it helps!

#2 It’s a story about prominent members of a secretive organization guarding an ancient mystery. Truly original.

#3 Mentioning iPhone or Blackberry every other three pages doesn’t make the novel any hipper.

#4 Professor Langdon is a celebrity now! I'm sure everyone in Dan Brown's latest novel has read Dan Brown's last novel.

#5 When running out of narrative device, cue flashback of long lecture or tedious conversation.

#6 (Excerpt 1) On ancient Kabbalah text Zohar:
Dutifully, Katherine studied the page. The translation was old-fashioned and very hard to read, but to her utter amazement the text and drawings clearly outlined the exact same universe heralded by modern super-string theory – a ten-dimensional universe of resonating strings…

You gotta be kidding me!

#7 People just love non-stop discussion of esoteric mystic symbols……even under life-threatening danger.

#8 (Excerpt 2)
Landgdon’s experience with the rotational symmetry of ambigrams had taught him that symbols sometimes had meanings from multiple angles. In this case, he realized there was indeed a way to view all seven symbols in a single language. “If we manipulated the hand slightly, the language will become consistent.” Eerily, the manipulation Langdon was about to perform was one that seemed to have been suggested by Peter’s captor already when he spoke the ancient Hermetic adage. As above, so below.

Translation : the symbols are upside down. (I'm not kidding)

#9 Repeated hallucination of a future blockbuster movie trailer, starring Tom Hanks dashing aimlessly among tourist attractions. Very disturbing.

#10 I can’t stop reading it.

Sunday, September 27, 2009

奧巴馬和希特勒



懶洋洋地走在週末下午的街道,赫然看見這張奧巴馬的照片。

把奧巴馬比作希持勒,是近日美國保守派常用的技倆,本已見怪不怪。但這兒是 liberal 重鎮西雅圖,為甚麼呢?

原來,最近紅得發紫的 Fox News 主持人 Glenn Beck 來了演講。會場附近,聚集了一班他的支持者。

Fox 新聞的口號是 Fair and Balanced;實際人人都知道,Fox 既不 fair,也一點不 balanced。總統發表國會演講,全國所有電視台現場直播,Fox 卻可以不賣帳,照樣播它的跳舞比賽

看過 Glenn Beck 節目的片段,只見他一時哭訴,一時畫些古怪的圖畫「解釋」奧巴馬政府的陰謀,總之就是莫明其妙。

上月,Beck 公開說奧巴馬是種族歧視者,說他憎惡「白人文化」,受到各方攻擊,廣告商甚至抽起廣告抗議。上星期,Katie Couric 問他何謂 white culture,他卻一句也答不上,支支吾吾,含混了事。

如此一個插科打諢的小丑,危言聳聽的 demagogue,竟然成了保守派的領導人物,上了 Time 的封面,正是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bad publicity。

風水輪流轉,數年前,反戰示威無日無之,右派便把批評總統者打成不愛國分子。今天,在同一班人眼中,總統變了希魔,變了法西斯,變了種族主義者,已沒有人管它愛國不愛國了。或者,因為理念不被認同,在野的一方,永遠是比較狂熱和偏激的。

當年左派對布殊的不滿,比現在反奧巴馬的聲音更激烈。報章和網站恣意把布殊總統比作猩猩,傻子;電視每晚都是挖苦他的笑話。不過,我仍覺得,兩者有着本質上的不同。

左派取笑和反對的,是布殊笨拙的言行,執政的無能,和魯莽好戰的行為。縱使很多的指控,是醜化和誇張了,但都有一定的事實根據。

相反, Glenn Beck 等人的叫囂,散佈的是憑空捏造的仇恨:奧巴馬在非洲出生,不是美國公民;奧巴馬是納粹和法西斯主義者;醫療改革最終會殺掉祖母;奧巴馬政府有組織地向孩子洗腦。

雖然如此,我還是相信,言論自由,應該包括胡言亂語的自由。

反對者是擇善固執,還是煽動群眾?當中沒有一條清楚的警戒線。我認為,最恰當的做法,是 err on the side of freedom,相信(大部份的)人民還有基本的思考能力。

Democracy is messy。容納偏激的聲音,是民主要付的代價。一個多元的社會,斷不會全部人溫溫吞吞,一定有偏歪的一群。那就是令大哥痛心疾首的「」。

你有你說謊的自由,我也有我找尋真理的自由。Glenn Beck 討厭,我們可以不理會他,可以和他爭論,但不能要求他消失。

一個可以把總統比作希持勒的國家,和一個把總統比作希特勒要坐牢的國家,你會選擇那個?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城市剪影

很無聊的一個週末,很無聊地到處亂拍一通:







這是個美麗,有趣的城市。但很遺憾,我好像從來沒有看清楚它。

Tuesday, September 22, 2009

聽不到的說話

今天早上,我到醫院作了一次聽覺檢查。

因為耳朵的毛病,聽覺檢查,是兩年一次的例行公事。過程十分簡單,不過是坐在隔音室中,聆聽不同頻率的嗶嗶聲;聽到的話,便按一按手中的按鈕。像玩了一場既無聊,又沒獎品的電動遊戲。

然後,是測試理解能力。耳筒一邊傳出一個個單字,一邊是沙沙的噪音。我的任務,是盡量忘記雜音,正確讀出單字。

我很不喜歡這部份。因為左耳弱聽較嚴重,很多字聽來都是一片模糊,得分甚低,令人有點考試不合格般的沮喪。

聲帶中的單字也很刁鑽,king\kick\keg\gag,常常被微少的差異絆倒。我想,若換了是粵語版本,東懂凍篤,分數或許會高一點。

檢查完畢,醫生拿出圖表,詳細解釋那個頻率少了多少分貝。那圖表,自有記憶的二十多年來,都是同一個老模樣;沒有改善,也沒有退化。

最後,是選購助聽器。我的習慣,是每隔四、五年換一個新的助聽器,留下舊的作後備。現在用的這個,一直不是很滿意;而後備已經用了八年,有點支離破碎。所以,是時候換新的了。

助聽器,我絶對是專家。Walkman 式的,耳後的,耳內的,模擬的,數碼的,任何款式,我都佩帶過。

最不忿的,是眼看電視電腦一年比一年先進,一年比一年便宜;助聽器這東西,卻從來不曾跌價。質素好一點的,差不多要三千美元一只。三千元!足夠買最新型號的六十吋電視了。

不過,那是我和外邊世界接觸的窗戶。這筆血汗錢,省不了。

聽不見,令我錯過了不少東西。不單只是聲音,還有主動接觸世界的勇氣,和在人群中的安全感。

左耳,是完全不行了;右耳,在戴上助聽器後,仍有九成聽力。只差那麼一點點,便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那道門,卻偏偏沒有完全關上。

不幸是事實,只能接受,亦不用掩飾。避過了更嚴重的殘疾,已經是僥倖;那些內心的掙扎,偶爾的難堪,實在沒甚麼大不了。

而且,每一個晚上,我也擁有非常,非常寧靜的睡眠。

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Mulholland Drive》




早一陣子,想過寫「最難忘的十五齣」。可是,選最喜愛的電影容易;最難忘的,卻是搜盡枯腸,仍湊不夠十五部。

但 David Lynch 的《Mulholland Drive》,是不用猶豫便肯定入選的一部。

MD 的影碟,我從頭到尾看過五次,每次都是那麼的投入。一直想寫點感想,但又不敢寫,因為自覺還未看「懂」它。

雖然,《Mulholland Drive》是部沒可能看得懂,也不用看得懂的電影。

MD 開拍時,本來是一齣電視劇;後來電視 project 被取消,Lynch 才把片段剪輯成電影。戲中人物眾多,角色身份不明確,第一次看時,還真有點兒吃不消。一段段看來無關連的情節,不知道是順序還是回憶,看得我滿肚都是疑問。

為甚麼電影到了一半,所有角色的名字會突然改變?主角 Naomi Watts 到底是 Betty 還是 Diane?神秘的 cowboy 是誰?躲在停車場後那面目猙獰的「怪物」,代表了甚麼?

看第二次,才有點頭緒,看得出前半部是夢,後半部是現實。到第三第四次,便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假設,嘗試折開 Lynch 的謎語。

然後,便是參考其他觀眾的心得。網上 MD 迷的討論,包羅萬象,鉅細無遺,詳細列舉了事件時序,人物解釋,對白暗示;分析那部份是夢境,那部份是現實,足可開一課 MD101。

看《Mulholland Drive》,就像在拼一幅少了一塊的拼圖,兜來轉去,永遠帶點不明就裡的惆悵。你可以說是 David Lynch 在賣弄小聰明,和觀眾玩捉迷藏,刻意讓你看不懂。

但換個角度看,每一部電影,其實都是個圈套,分別只是佈局高明不高明吧。有時候,也不是一定要看得懂的才算好電影。如果性感是脫下最後一塊布前的張力;那麼,在懂和不懂之間的迷惘,也是一種美。

在若隱若現的線索中,我們體驗了一個絕望頹美的世界,窺看到主角 Diane 迷幻、虛弱的精神狀態,為她破滅了的夢想而傷心。這,就是電影動人的地方。

這不是一部容易消化的電影。但如果你喜歡帶點超現實色彩的電影的話,不妨給《Mulholland Drive》一個機會。

Tuesday, September 01, 2009

我在微軟的日子



一晃眼,和微軟打交道,已經好些年了。

我不是微軟員工,但因工作關係,每天都接觸到微軟人,每天都在它總部「校園」(campus)大大小小的建築物間遊走。亦曾經有三年時間,辦公室就在微軟內,天天喝着標叔送的免費可樂,啃它食堂乾巴巴的 pizza。

由 MS-DOS 到視窗 98,微軟陪同我們這一代成長,我們也陪着微軟茁壯。心裡不免有點把這家公司神化,把它看成高不可攀的殿堂。

當年選擇這份工作,對微軟那份不切實際的憧憬,也是原因之一。在決定去留時,少不更事的我,被上級一句「this is the place to be」迷惑,便胡胡塗塗一直待到今天。

坦白說,最初的數星期,早上駕車經過M$的標誌,都有點無故的興奮。即使未睡醒,也會抖擻精神上班。

不過,夢想幻滅的速度,比視窗當機還要快。

那時候的微軟,已經錯失了互聯網的先機,又被反壟斷官司纏擾,開始進入瓶頸階段,一直至今。

另一方面,股價停滯不前,微軟人憑認股證發達的神話,已是史前的陳年往事。員工都沒了九十年代初的拼搏精神。

換了是其他高科技公司,不進則退,可能早被淘汰掉。但這不是普通的企業,而是佔據 90% 市場的巨無霸。別的不說,單看 Windows Vista:浪費那麼多人力物力,遲了那麼多年,搞出一個人人唾罵的產品,卻依然賺個滿堂紅。

壟斷市場的感覺,一定十分美妙。

很多年前,聽一位微軟的經理感嘆說,風氣改變,是因為很多微軟人「把公司的成功當作個人的成功」。當時不以為然,到見識過微軟的官僚架構後,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

今時今日,微軟仍在擴展,仍在興建一幢幢令人迷路的建築。在可見的將來,Apple\Google\Linux 還未能推倒它的江山。

但電腦業急速發展,沒有人能預見下一個五年十年。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這家改變科技歷史,為人類創造了無窮財富的公司,會不會有樓塌的一天,淪為廿一世紀的通用汽車?

───

這一兩年,心情久佳,工作煩悶時,常常會感慨,在西雅圖市郊這片天空下,記憶竟是如斯的蒼白。

由躊躇滿志,到不外如是;人生最盛放的歲月,就在 XP 到 Windows 7,在 OEMRTM 間溜走了。只餘下桌布上虛假的藍天白雲青草地作註腳。

回頭望,感覺早已不如最初;但嘗試過,也沒後悔,總算是一場緣份。

往前看,或許是時候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