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9, 2010

論一則八卦新聞



我愛看娛樂新聞,可惜不能花太多時間在垃圾資訊上,只能偶爾看看明報網站的娛樂版(該是「明報OL網」才對),吸收點中港台娛樂新聞的養分。

不過,面對一堆不認識的名字,實在沒意欲仔細閱讀,頂多是隔天掃掃標題了事。

鄭中基和阿 sa 的新聞,論轟動,不及 twins 另一成員那樁新聞轟動;論娛樂性,也遠遜十年前的「醉基」事件。但讀過內文,明白了大概後,有兩點想說說的地方。

一,是常常被討論的藝人私隱問題。

藝人,尤其是年青偶像,最大的本錢,是觀眾對他\她這一個人的興趣。觀眾有想知道多些關於偶像事情的慾望,他\她才能 justify 數百萬數千萬元的片酬和廣告費。

好奇心這回事,是沒有邊界的。所以,藝人希望觀眾把好奇心留在舞台上銀幕上,想享有平常人般的私隱,是不切實際的。

私生活被公諸於世,的確可憐;但名氣帶來了豐厚的報酬,犠牲私隱便是 part of the deal。不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所以我認為,在合法和合道德的前提下,群眾可以適量地侵犯藝人的私隱。

二,是我不能了解,一紙婚書的重要性。

結婚,不能公開;結了,又怕有人泄密。不幸離婚,既怕別人折穿曾經結婚,又要做一場假分手真離婚的戲。聽了也覺得超級麻煩。

如此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為甚麼還要冒險入市?

是男的想給女人一個承諾,還是女的想以婚約縛住男人(在做粵語長片嗎?)是兩人根本沒想清楚,還是另有內情?

好了,我承認,我是一個八婆。

───

八卦,是(很多)人的天性。而我的宗旨是,只要是人性,便一定有基於進化論的科學根據。

三姑六婆聚首一堂蜚短流長,是無建設性,浪費時間的活動?非也。

人類自群居開始,便不能單靠蠻力求生。無論是原始人部落,還是現代商業社會,誰是朋友,誰是敵人,誰可供信賴,誰好食懶做,都是非常重要的求生資訊。

八卦的動機,是為了盡量吸收這些重要資訊;集體八卦,更有助增進資訊的流動性。而且,窺看別人的悲歡離合感情起伏,能豐富自身的感情觸覺,可從中學會怎樣應付同樣的變化。

我認為,人體是埋藏了原始的八卦基因,引導我們看娛樂新聞,追婆媽電視劇。

所以,我是一個身不由己的八婆。

Tuesday, March 23, 2010

Good luck, Mr. President



經過一年的爭論,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醫療改革法案。

其它國家的人民可能不會明白,美國人為甚麼因醫療保障吵得國無寧日。我想主要原因是,醫療是人民生活最重要的一環;一旦讓美國人接受了「國家提供醫療保障」這個前提,便沒可能走回頭路。所以,今天走向「全民健保」這一小步,亦是國家意識形態向左走了一大步。

為此,共和黨從一開始便採取不合作,不妥協的戰鬥方式,全盤否定改革,希望醫改成為奧巴馬的滑鐵盧。如今賭輸了,醫改反成了保守派的滑鐵盧。

一年前,沒有人預測到,醫改戰況會如此慘烈。錯在奧巴馬未能扼要地解釋改革的利害,令共和黨有機可乘,挑起群眾的反政府情緒。到了上月,共和黨在麻省參議員選舉勝出,很多人認定醫改已是彌留階段。幸虧總統和國會不放棄本來的方案,繼續遊說民主黨內的游離票,才能 219-210 險勝。

剛巧看了 The Atlantic 一篇關於財長 Tim Geithner 處理金融危機的文章,忽然領悟到,救市和醫療改革有其相同之處,從中可看出奧巴馬的治國風格。

和醫改一樣,花近萬億美元拯救金融業,是極不得民心的政策。銀行家貪婪,利用體制漏洞,令國家陷入嚴重衰退;現在卻要受苦的納稅人付鈔,收拾留下的爛攤子。這樣子顛倒是非的政策,叫普羅市民怎能服氣?

但文章指出,Geithner 和奧巴馬政府一早便明白,救市要付的政治代價。

他們在上任前已決定,這不是討論公平與否的時候;最迫切的任務,是盡快讓經濟重拾增長。Geithner 吸取了亞洲的經驗,認為必須快而狠地穩住投資者對金融體制的信心,才不會陷入日本式的長期衰退。

現在經濟慢慢重回軌道,銀行開始還款給政府;救市的決定,基本上是成功了。但失業率高企,人民只會記得政府幫助了 Goldman Sachs, AIG 等大鱷,仍是一肚怨氣。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若美國政府礙於政治風險,不投進那萬億美元,會不會是一場更大的經濟蕭條災難。

通過了的醫改,其實是十分溫和的法案,很多自由主義者都批評改革不夠徹底。注資救市,是個左派右派也反對的政策;奧巴馬為了穩定,甘冒政治風險,繼續布殊政府這不受歡迎的措施。從這兩件政治大事可見,奧巴馬是個務實的中間派。

2008 大選時,對奧巴馬沒太大的認同,覺得那句 Yes We Can 太煽情。今天總統支持率只得百分之五十,選舉時的熱情和理想,已被現實磨滅得七七八八,我卻對他越來越有期望。

醫療改革下了一城,還有金融改革、移民法、環保、救育等硬仗在等待他。Good luck, Mr. President.

Wednesday, March 10, 2010

靜雞雞,傻更更

某天和女朋友的對話:

她:「你一個人靜雞雞做緊咩?」

我:「點解靜一定係雞雞?」

結果,我們都搞不通,靜之後為甚麼是雞雞。雞是一點兒也不靜的動物,說「靜龜龜」反而有道理一些。

為此,這幾天搜盡枯腸,不停地想:廣東話中還有那些相似的形容詞?

以下是入圍的三個條件:

(一) 單字形容詞+兩個叠字
(二) 粵語詞彙(綠油油,亮晶晶等不算)
(三) (這點很重要)兩個叠字,是和形容詞無關,無法解釋的(白雪雪,熱辣辣,憨居居等不算)

名單暫時如下:

  靜雞雞
  靜英英
  紅卜卜
  黑媽媽
  黃柑柑
  慢吞吞
  肥嘟嘟
  瘦猛猛
  滑 luet luet
  鞋烚烚
  淋 bet bet
  軟 lai lai
  矮 duc duc
  臭崩崩
  甜耶耶
  暖笠笠
  嬲爆爆(可不可解作「嬲到要爆炸」?)
  矇查查
  懵盛盛
  生勾勾
  死咕咕
  毛神神
  乾掙掙
  傻更更

還有沒有其他的例子?何方高人能解釋「矇查查」「傻更更」的固中玄機?

Sunday, March 07, 2010

沿着太平洋的海岸線



冬季奧運開幕又閉幕,但除了金研兒,中文媒介好像報導不多。或者,滑冰滑雪始終是洋人玩意;我甚至懷疑 ,Curling,Slalom,Bobsled 等運動,是沒有中文名字的。

四年一屆的冬奧,我只看女子溜冰一項。不過,因為主辦城市溫哥華的緣故,倒是很留心這屆冬奧的消息。 

溫哥華是我最喜愛的城市。喜歡它溫和的氣候,倚山望水的風景,和那份融合各種不同文化的氣度。

溫哥華市區面積很小,市區內可以漫步到任何一個角落。加上 skytrain 貫穿全市,是個很方便,親切的城市。

在溫哥華住了數年,很多地方仍未看得真切,有時候也很懷念 Stanley Park,English Bay,Metrotown,甚至 Aberdeen Center(我是仍然叫它的舊名字「香港仔中心」的)等地方。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有機會回去看看,到烈治文飲早茶,再到 Robson 街吃碗美味的拉麵?

和太平洋此岸的幾個城市,都不約而同地拉上深刻的關係,在那裡留下了人生的記號。它們都是美麗的城市,但各自擁有不同的美麗。

溫哥華親切開放,就像個活潑開朗的少女。

西雅圖和溫哥華一樣,是個風光明媚的小城市,但雨水令它多了一份沉鬱。而且,美國的西北,是個被忽略的偏遠地方; 所以西雅圖給我的感覺,是個獨坐一角的文靜女孩。

洛衫磯,幾年間去了很多次,感覺是每況愈下。除了比華利山和 Santa Monica 的金玉其外,天使之城,其實是個千瘡百孔旳都市。好比一個只知玩樂,卻沒半點內涵修養的富家小姐。

最新一站,是四季如春的三藩市。

只住了短短一段日子,說不上真的認識這城市。三藩市有其美麗動人之處,也有很多殘破的角落。淘金潮,大地震,嬉皮熱,令它比西岸其他城市多點歷史感。三藩市亦是著名的自由主義堡壘;在很多美國人心目中,它代表了偏離主流的態度。

因此,三藩市給我的印象,是個受過傷的女子。她不理會旁人批評的目光,我行我素地過着自己一套的生活方式。

這是我人生居住的第五個城市。這一站,會不會是終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