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06, 2011

背誦《長恨歌》



記性一向不好,近年更是每況愈下。碰見一、兩年不見的面孔,每每名字已在嘴邊,偏偏就是說不出來。

蘇格拉底認為,文字令人善忘;依賴書本記錄知識,會令人變得空洞。今天看來,他的憂慮雖然荒謬,卻仍有一點兒道理。先有記憶,才能累積成知識,再昇華成智慧;這是求學問的不二法門,絕無捷徑。

蘇格拉底至今過了二千五百年,人類的記憶,再次面臨嚴峻的考驗。今天,你還記得幾多個電話號碼?(雖然好像已經沒有人打電話了)。當所有文字和資料,都是 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 時,無可避免的是,它們都不再是 information in your brain。

所以,我贊成學生應多點背誦。不只是學生,成年人也不應該放棄背誦。

為了不讓記憶力退化,我會不時胡亂挑些東西來背,如美國總統年表,五十州和州府的名字,American Pie 的歌詞(雖然背了也不明白 Don McClean 在說甚麼)等等。

最有興趣的,還是背唐詩;最有成就感的,是背誦《長恨歌》。

背《長恨歌》,是從小的心願。一百二十句,八百四十字,看似很艱巨;但《長恨歌》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每天讀四句八句,兩三星期便能琅琅上口。

背誦詩詞,除了可以訓練記憶,還可以放鬆神經。集中精神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起默念,有排除雜念的功效。特別是在臨睡前,往往楊貴妃未死,我已經睡死了。

背了《長恨歌》,當然要背《琵琶行》。《琵琶行》比《長恨歌》短,文字較淺白,故事也沒有《長恨歌》的轉折,背起來是容易得多。

不過,坦白說,我不喜歡這兩首詩,因為我不懂欣賞詩歌中的情感。

《長恨歌》文字精練、華麗,但我不認為詩中歌頌的,是一段流傳千古的愛情。

玄宗對貴妃的思念,是不憤國破家亡的羞辱,是自責不能保住愛妃的性命,但絕對不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一往情深。蓬萊宮中日月長的仙凡相會,七月七日長生殿的盟誓,不過是白居易美化的創作,我就是覺得有點神怪、牽強。

《琵琶行》中,歌女老大嫁作商人婦,獨對月明江水寒;心中惦念的,卻是「五陵少年爭纏頭,血色羅裙翻酒汚」的糜爛歲月。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白居易,感懷臥病失意,「取酒還獨傾」的落泊,本也算悲壯;但他不過在投訴缺乏文娛消遣(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不滿意居住環境(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還為此哭濕了青衫,感覺是有些彆忸。

唐詩中,始終最喜歡李白的《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狂傲瀟灑,堪稱古今一絕。

接下來,還是重新背誦《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等幾首李太白長詩吧。

8 comments:

  1. 當年跟男朋友剛拍拖時,也立志要一齊一日背兩句,希望終有一天可以背晒成首《長恨歌》!不過最終大家背了廿多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而那廿多句,男友本身就已經曉背喇……)

    ReplyDelete
  2. American Pie 的歌詞我也大概背得出,但也跟你一樣不知其中意義,真令人困擾!
    Dash

    ReplyDelete
  3. gf : 我知道你抓狂抓了很久...

    Elisa:至少你們一起背了十幾日呀。我一背,樓上那位就話頭痛!

    Dash:據聞 King=Elvis,jester=Bob Dylan,sergeant=Beatles(這個很明顯)。但不是那年代的人,單看網上解釋,還是不明所以。 不過,不明白也好,還是很喜歡 “I met a girl who sang the blue...." 那一段。

    ReplyDelete
  4. 謝謝版主。我整首歌都喜歡,真的百聽不厭。
    Dash

    ReplyDelete
  5. 長恨歌之所以出名,跟它篇幅夠長都有少許關係吧。可能裡面沒有什麼值得歌頌的情感,但敘事得來都頗有電影感的。

    關於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 vs in your brain,有沒有看過流行網上的這段話:

    上网以后,我们把信息当做了知识,把收藏当做了学习,把阅读当做了思考,把储存当做了掌握。像个花栗鼠在秋天收藏坚果一样,把自己的阅读器和硬盘塞满,却依旧觉得饥渴难耐。

    ReplyDelete
  6. 很久不见,很怀念你的文笔

    ReplyDelete
  7. 要不要再推薦幾個背背看? 快點更新新文章~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