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絕望真相



Al Gore訪問香港,讀報得知《The Inconvenient Truth》被譯作《絕望真相》.Inconvenient不是絕望,而且電影的訊息是「人類還有扭轉危機的希望」;這個譯名,好像不太貼切.但既然片商沒有改個《火熱危機》《地球浩劫》般的名字,也不應太挑剔了.

云云政客中,個人頗欣賞戈爾.80年代,他還是參議員時,戈爾已提倡發展大學間的research network.1994年,Internet還未起飛,他多次在演說中強調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重要.可惜,傳媒和政敵生安白造的一句「戈爾說他發明了Internet」,便把他的功勞醜化,至今仍是美國人茶餘飯後的笑柄.

《The Inconvenient Truth》也逃不了被取笑的命運.這動畫便是諷刺戈爾談溫室效應何等沉悶,悶得企鵝也打瞌睡.(短片後來被揭發是親共和黨的公關公司製作的,大油商ExxonMobil是他們其中一個顧客.政治...)

2000年大選,若不是克林頓的一支雪茄,和萊溫斯基小姐一條不願拿去洗的裙子,戈爾幾乎是勝券在握.可是,經過兩年無聊的醜聞政爭,美國人彌漫著「投票給誰,結果都一樣」的反政治情緒.加上Florida亂七八糟的選票,戈爾才不明不白地輸了537票給布殊.

六年後的今天,相信人人也明白,結果是不一樣的.你的一票,不單能決定國家福祉,也間接影響地球另一面千萬人的生命.

2008年快近,共和民主兩黨已在密纙緊鼓籌備下屆總統大選.戈爾是有心再參選的,不然也不會再三帶記者遊花園,從不正面回答「會不會再選」這問題.我希望他會再站出來,當然更希望他能(再次?)當選.因為,我們只能寄望,下一位美國總統會認真看待溫室效應,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等問題.現在這位?大部份人都早已放棄了,就讓他繼續反恐反到任期屆滿吧.

但民主黨黨內提名的勁敵,是克林頓夫人.戈爾能否打敗舊老闆娘?好勝的美國人又會不會給一個「失敗者」第二次機會?我並不敢太樂觀.

5 comments:

  1. 講到譯名問題, 有個好深刻: english patient譯做別問我是誰, 感覺ok不過好架硬, american beauty譯做美麗有罪都怪, 不過都係錦架la, 要吸引人而唔要literal translation

    ReplyDelete
  2. 我覺得美麗有罪譯得好喎,幾配合套戲.別問我是誰就”行”左些少.

    ReplyDelete
  3. 如果係literal tran, 就台灣既譯名 "美國美" 好d, 如果講感覺, 我覺得american beauty本身都唔good ...

    ReplyDelete
  4. 單靠戈爾也改變不了人類的命運,倒不如靠自己雙手好了...

    ReplyDelete
  5. 很偶然的機會瀏覽了您的網頁
    突兀的拜訪,希望您不介意
    這部紀錄片台灣譯做"不願面對的真相"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