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4, 2008

西城書店



看到讀與食從《You’ve Got Mail》談到紐約的書店,也想東施效顰,說說西雅圖的書店。

美國的新書,就是一個字:貴。不論厚薄,二十美元已是最低基本消費。其實,無論新書舊書,讀的都是一樣的文字;我卻偏有儲存新書的癖好,不買二手書,也不愛到圖書館。是不是為了補償童年時不能滿足的欲望?那要問一問心理學家了。

網上購書比較便宜一點,本是不錯的慳憸之道。不過,買書是impulsive consumption,看不見實物,就是燒不起那團購物的「欲」火。因此,除了工作上的公具書外,也很少幫襯amazon.com。

平日逛得最多的,是Barnes and Noble和Borders兩間大型連鎖書店。大書店地點方便,種類齊全,有咖啡店,有軟綿綿的沙發,是消磨時間的好地方。缺點是少了點人氣,和擺出來的書多是暢銷大路貨式。

城中我最喜歡的書店,是在Pioneer Square舊城區的Elliot Bay Book Company。書店所處的是幢地板吱吱作響的古舊建築,店裡書架迂迴曲折,地庫還有一間幽暗的餐廳。跟Barnes and Noble的窗明几淨相比,是別有一番情調。

Elliot Bay賣的書比連鎖店多元化,攝影建築等藝術書籍選擇也較多。而我覺得最吸引的,是職員推介和Book Club推介兩個角落。很多好書,都是在那兩個書架上發現的。

另一間很有持色的書店,是Pike Place Market正門外的Left Bank Books。顧名思義,這是一間很左的書店,賣的全是革命色彩濃厚的作品。那些革命歷史,環保,女權,同性戀,無政府主義等等書籍,大部份是其它書局沒有的。Left Bank Book沒有老闆和管理階層,大小事項都是由職員開會逹成共識後作出決定。想不到今時今日,市場還能容納這般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希望他們能把店守下去。

最後要一提的,是西雅圖唐人街的紀伊國屋書店。紀伊國屋專賣日文書和日本漫畫,兩者都不是我杯茶。不過書店的閣樓,有一個售賣台灣出版的中文書的角落,是全市唯一可稱為中文書店的地方。人離鄉賤,物離鄉貴,這兒中文書價錢比台灣要貴一半;但有時候,又實在想不了那麼多。

2008年其中的一個新年願望,是希望能買少一點書。不幸地,忍了一個多月後,上星期終於破了戒:



《Voices from the Street》是Philip K. Dick唯一未曾出版過的小說。《Persepolis》是看完電影後的補充讀物,亦連帶買了另一本漫畫《Run Home》。張大春的《認得幾個字》印刷精美,內容有趣,一拿起便放不下。工作關係,想認識多一點國內科技業的發展,所以買了本談中關村的書;又不知何故,突然想知多一點遠古中國的歷史,所以買了《考古中國》。

不過最不可思議的,是竟然買了一本兒童故事書。《Emily’s Balloon》薄薄十數頁,在書店兩分鐘便看完,卻因為書中可愛的圖畫,和帶點淡淡哀傷的結局,而順手牽羊買了回家。

冷靜下來後,想到自己是該書讀者對象年齡x 10以上,真覺得有點病態。還是把它送給朋友的小孩吧!

9 comments:

  1.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ReplyDelete
  2. 請問可否說說Emily's Balloon的哀愁之處為何?我心思思想買給小女。

    ReplyDelete
  3. 阿四:因為最後氣球被吹走了,Emily要和她的”玩伴”分開。買啦,我想應該適合小C的。

    ReplyDelete
  4. 有時候,童書比大人書更感動人。

    ReplyDelete
  5.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ReplyDelete
  6. 小心上面duran 是木馬病毒~~~~~~~

    ReplyDelete
  7. 已經delete了,希望沒人中毒吧。

    ReplyDelete
  8. 謝!
    我要買!hahaha不知小C看到最後會否嘟嘴。 :)

    ReplyDelete
  9.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