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7, 2008
數碼電視
(這篇轉轉風格,談一談科技,不喜勿進。)
香港已開始了數碼電視廣播半年,美國也推行了一段時間。明年2月17日後,美國的無線電視便會全部轉為數碼廣播。
和歐洲相比,這裡電視數碼化已經遲了很多。現在終於能夠成事,主要是因為金錢的動力。轉成數碼後,騰出的頻道,政府可以拍賣給電話公司,增加庫房收入。其實,大部份美國家庭都安裝了有線或衛星電視;仍用天線接收信號的不足15%。無線廣播和模擬(analog)從此一刀兩斷,影響也不會太大。
電視的出視,徹底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習慣。Analog TV 能夠生存到今天才沒落,也是一項科技的奇蹟。其中,為了節省頻寛(bandwidth)而發明的 interlace 格式,為了黑白彩色兼容而制定的的 luma 和 chroma,幾十年來,令多少人又愛又恨。這兩項格式,充分利用了人類視覺系統的不足之處,到今天仍在影響着數碼影視(高清電視的 1080i 仍是一行一行互相交替的 interlace 格式, DVD 用的是 luma 和 chroma 分開壓縮,黑白解像度比顏色解像度高四倍的4:2:0 chroma sampling)。
模擬電視主要分 PAL 和 NTSC 兩大陣營(還有法國為保護本土產品而設的 SECAM)。踏入數碼時代,制式更是花多眼亂。單在北美,已有無線和有線的 ATSC(當中也分 8VSB 和 QAM 兩種不同的調頻器),和衛星電視的 DVB-S2。歐洲方面,有 DVB-C,DVB-T,DVB-S,和 DVB-S2。 日本的廣播則是自成一格的 ISDB-T,ISDB-C,和 ISDB-S(奇怪地,巴西最近卻決定跟從日本的制式,傳聞是日本廠商答應往當地投資的緣故)。當然,還有咱門祖國自創的 DMB-T(即是香港使用的制式)。不同的制式,又分別支援 MPEG2 和 H.264 畫面壓縮技術,再加上防止盜錄的密碼技術(美國的 CableCard,日本的 B-CAS),真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對用家來說,數碼化最大的益處,主要還是高清。的確,High Definition 畫面比 Standard Definition 高六倍的解像度,看起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隨着 Sony 的 Blu-ray 擊敗了 Toshiba 的 HD-DVD,高清 DVD 的「制式戰爭」告一段落,藍光影碟應是大有市場的。但是,看過不少電影的高清版,也覺得和 DVD 沒太大分別,可能是負責 transfer 的工程人員還未掌握固中技巧吧。
其實,在優質的電視上看質素高的高清影片,是一個 initiation 般的體驗。之後再看普通電視,便會有「過盡千帆皆不是」的感慨。不過,高清也是藝人的夢魘;鏡頭燈光一不遷就,螢幕隨時會變成無情的照妖鏡。
工作關係,經常接觸到不同的電腦電視影音器材,但家裡仍是只得一部老舊的21吋電視。而且看的多是 DVD,很少看廣播,所以只聊勝於無地安裝了最基本的電視頻道。然而,最近卻靜極思動,有點兒想換一部新的電視,安裝多些頻道。
為甚麼?因為美國大選臨近也。CNN 和 MSNBC(還有 Fox News,不過我當然不會看)等新聞頻道四年一度,舖天蓋地的選舉報導,不看的話,就好像球迷不看世界盃,難免有點遺憾。別人買電視,是為了 Superbowl,為了奧運,為了 Lost,為了 Soprano。我卻是為奧巴馬,麥凱恩,Keith Olbermann,Jon Stewart,Stephen Colbert 等人的精彩演出,和十一月四號的大結局!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