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6, 2009
《禮儀師之鳴奏曲》,《The Clone Returns Home》
上星期,看了兩齣日本電影,兩齣都有點兒令人失望。
───
第一部,是《禮儀師之鳴奏曲》。《禮》片是賣座片,又是奧斯卡得奬作品,看戲前,對它有頗高的期望。
看罷,不能說差,卻不覺特別的好。故事簡單,勵志中帶點感人,拍攝技法純熟,是部中上質素的日本電影。但……最佳外語片?卻是不知從何說起。
又是 cliché 惹的禍吧。男主角事業失意,不為旁人接受,童年時和父親的傷痕……所有舖排,都是似曾相識,看過無數次的日劇情節。廣末涼子突然回家見丈夫,當然是因為懷孕了。看到本木雅弘不斷回憶到父親,你和我都知道,最後他會親手為父親入殮。
影片很美,但感人得太著痕跡,教人擠不出眼淚。而且,電影也實在是長了一些。
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名單,一向都有點水準。這一部,入圍也有些勉強,更遑論得奬。Academy 諸公,是不是被異國風情的禮儀迷住了?
───
另一部,是在電影節看的,和《禮》片截然不同的《The Clone Returns Home》(姑且譯作《複製人歸家》)
在電影節選劇目,向來都是要帶點冒險精神的。選這部,是因為它在 Sundance 的評論不錯,複製人的科幻題材也很新鮮。
如果《禮儀師》太通俗,《The Clone Returns Home》就是太小眾了。複製人是個很好的主題,但導演野心太大,科技,道德,靈魂,倫理也要探討,結果落得進退失據。
《The Clone Returns Home》不只有複製人,還有複製人的複製人。加上複製人記憶紊亂,真身死後靈魂干擾等等似是而非的理論,和循例上演的主角童年陰影,看到一半,已經想複製一個我回家睡覺。
看到銀幕上那卡通化的太空衣,充滿八十年代風情的太空船模型,和一臉嚴肅地解釋「靈魂干擾」的科學家,差點還以為在看喜劇。
看電影,是逃避現實的行為;身為觀眾,絕對可以接受一兩個超現實的 high concept。但太多天方夜譚,隨手拈來的古怪理論,便不能怪我的腦袋抗拒了。
───
(最近好像越來越少看得愜意的電影,看得越來越 grumpy。老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昨天看了《礼仪师之鸣奏曲》,大陆又翻译成《入殓师》,自己也写了点感受,不觉得感动,看的时候总有疏离,投入不进去,金庸曾在《倚天天屠龙记》中说到法事是用来超度活人而不是死人的,入殓师在一定程度上起一样的作用。
ReplyDelete看了《禮儀師之鳴奏曲》,極度失望。只能說是「還不算難看」的電影,入圍奧斯卡都覺得好驚訝。
ReplyDelete套戲除了那些禮儀做得精細外,其他情節都很牽強。為何好些人會覺得感動哩﹖不明白。可能我未近距離接觸過死亡吧。同意樓上,那些禮儀是為生人做的,不是為死人。給我有個「做個樣」的感覺。不喜歡!!
而,整套戲沒有給角色任何反思和成長的空間。他們每每在遇到難題時,不用面對就巧妙地經過了。難道這就是日本人面對問題的方式嗎﹖根本不用去面對囉。
當廣末涼子回家後就開始都點悶,一切的劇情都在意料之中。如果在妻子反對下仍繼續他的工作,我才會覺得佢叻囉。頂,亞婆婆真係死得合時哩!!
又又,如果男主角的爸爸在死前有見到兒子一面,而兒子又能原諒爸爸,那會好一點點。又是死了!! 人都死了,做甚麼有用嗎﹖!!!
其實整套戲都散佈著這信息,注重了死後怎樣對待那人。但,活生生的人有沒有反省哩﹖套戲都沒有說囉。越想越不喜歡這套戲!!
(我應該自己寫一篇啦!!!)
跟《禮》完全相反的一部日戲是松山硏一的《爆粗BAND友》,相比下更另人覺得有趣味。
ReplyDeletetest
ReplyDeleteviolet & yun:人死了,一切皆空,法事自然是為生人做的啦。若能讓生人釋懷,也是一場功德。
ReplyDelete我覺得戲的訊息沒問題,問題是實在拍得太老土了。
M: 已經沒看日本電視劇了,或許找電影版看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