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09, 2007

2008大選序幕戰



2008年,是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年。民主共和兩黨的提名戰,現已進入高潮。到一月初,初選投票便正式開始。

美國的選舉制度十分複雜。我們在電視上見到兩黨候選人針鋒相對時,已經是大選的尾聲。其實,選舉工程最漫長,變數最多的階段,是爭取黨內提名的序幕戰。有意參選的政客,早在兩三年前已開始招兵買馬,籌款備戰。

初選的程序,每州也不同。主要是由州內黨員投票,決定支持那位候選人。待五十州投票完畢,黨會在七,八月左右舉行黨大會(convention)。各州代表(delegates)聚集一起,推選出被提名人(nominee),代表該黨在十一月角逐總統。大會中,代表會投票支持所屬州份的初選勝出者。人口較多的州份,黨代表多些,票數便多些。

整個過程,每州也有份參與投票,驟看似很公平。可是,由於初選日子有先後之別,候選人們集中火力爭奪的,永遠只是最早舉行初選的Iowa(愛荷華)和New Hampshire (新罕布夏)兩州。只要先聲奪人,被媒介塑造出勝利者形象,餘後的初選便無往而不利。

事實上,歷屆最先數州初選後,落敗者通常都會識趣退下,不會堅持到底。此舉是為了保留政治資本,避免樹立太多敵人。因為勝出的總統被提名人,往往會在落選者中挑出副總統搭擋。所以,其餘州份的初選,和夏天的黨大會,只是裝飾門面,為黨造勢的政治騷。

揀選總統候選人的重任,落在Iowa和New Hampshire兩個小州身上,是否對其它州份不公?我覺得,這是個折衷的辦法,很難說公平不公平。假如全國都在同一天初選,候選人一定只會著眼加州德州等票倉,不會理睬Iowa和N.H.等小州的些微選票,一樣是不公平。

其次,美國幅員遼闊;全國性的選戰,打的是電視廣告攻勢,爭的是新聞曝光率。現行的制度,強迫了候選人到較小的城鎮落區拉票,至少能令政客暫時放下身段,走出鏡頭外和人民接觸。

這屆初選,競爭是少有地激烈。共和黨領先的,是知名度最高的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但近月聲勢卻被相貌英俊,信奉摩門教的Mitt Romney蓋過。不過,可能保守派基督徒始終接受不到摩門教徒當總統,這星期,身為浸信會牧師的前Arkansas州長Mike Huckabee又開始冒起,。

民主黨方面,是大熱希拉理和黑馬Barack Obama之爭 。論知名度,希拉理可以說是史上最出名的總統候選人。不過她的名氣,和過去十五年的歷史,亦是一個包袱。討厭她(或討厭她老公)的人,對她的看法不會改變。不討厭她的,或許會感到厭倦,不希望八年後又是同一對夫妻入主白宮。

Obama是政壇新星,沒經驗,也沒包袱,看起來有決心改革的朝氣。本來,希拉理最大的賣點,是美國第一位女總統這歷史里程碑。但Obama若當選,便是第一位黑人總統,背後的歷史意義更巨大,社會影響更深遠。近日Obama在Iowa州的民調中有領先趨勢,這個週末,更破天荒請來地位超然的名嘴Oprah高調助選。雖然希拉理全國選情仍然看好,卻也可能會有不測。

我是傾向支持希拉理的。當年,她以第一夫人身份領導的醫療改革方案全軍覆活,我認為她是心有不甘,打算當選後捲土重來。吸取了失敗的教訓,希拉理比其他人更清楚,怎樣才能改革美國病入膏肓的醫療體制。

另外,不管你怎看前總統克林頓的人格,也得承認他是個有能力,有魅力的領袖。希拉理(應該稱她為克林頓議員。先入為主,改不了口)一旦當選,克林頓便是枕邊輔政的First Husband。Vote one get one free,誠物超所值也。

看共和黨布殊總統留低的「功績」,只要不發生911般的驚天突變,2009年民主黨應可順利進入白宫。無論當選的是希拉理或Obama ,都將會是美國政壇劃時代的新一頁。

說到美國政局,便長篇大論寫了千多字。其實我沒有投票權,不過在瞎說一通,「吹水」而已。

3 comments:

  1. 奧巴馬實在是當今最有感染力、最能夠鼓舞人心的政治家!

    ReplyDelete
  2. brain:昨晚Obama贏了Iowa,Clinton甚至排在Edwards後面,看來民主黨會有激烈競爭。

    對於Obama,我是持觀望態度。他的膚色和outsider的身份,很容易感染別人。但novelty過後,他有沒有統治國家的能力,似乎仍未能看清。

    ReplyDelete
  3. orangutan:說得好!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