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8, 2009

十年‧十齣

2009 年走到盡頭,00 年代(是這樣說的嗎?)快成歷史。回首十年,世情動盪不堪,個人也是流離失所。走過了,亦毋用太多的回顧。

但這幾天,看了很多各式各樣的十年十大,很想寫下十年來曾撥動心弦的電影。

這不是最「好」的十部,而是感受較深的十齣電影。(排名不分先後左右)

1. 《Mulholland Dr.
2. 《一一
3. 《Lost in Translation
4.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5. 《Amelie
6. 《東尼‧瀧谷
7. 《Little Miss Sunshine
8. 《WALL-E
9. 《Closer
10. 《Before Sunset

除《WALL-E》外,好像都是四至十年前的電影。或者好的電影,也要時間沉澱,才能留下深一點的印象。

又,寫後才發覺,大部份都是很通俗的作品。我看電影的口味,原來也是很通俗的。

祝新年快樂!

Friday, December 11, 2009

再見西雅圖



在《 Sleepless in Seattle》中,Tom Hanks 逃到世界盡頭的城市(對美國人來說,西雅圖已是地球的邊緣了), 夜夜望着漆黑湖水不能入眠。因此,西雅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個避情療傷的浪漫地方。

然後,讀了 Douglas Coupland 的《Microserfs》,自以為窺探到一班微軟人的工作生活。諗電腦的我,暗暗希望,一天能親身經歷小說中那個刻板又刺激的奇異世界。

料不到,數年後,真的隻身來了這個陌生的城市。

那個秋天,西雅圖日以繼夜地下着雨(後來發現,那是每個秋天也會出現的自然現象)。每天下班,天早已黑透,還要張羅晚餐;心情是莫名的沮喪,不知為何來了這個鬼地方。

其實,西雅圖是個美麗的城市。這兒風景秀麗,四季分明,有大城市的方便,也有小城市的閒逸,絶對是個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可惜,從一開始,便認定自己身份是過客,未能對這城市投下甚麼承諾。所以,跟西雅圖一直擦不出火花,發展不到長遠的感情。

結果,十年來來回回,藕斷絲連;屈指一算,真正留在這城市的時間,可能只得五,六年。

到了今天,終於還是要離開。

曾經說過,能否和一個城市長相廝守,也是要講緣份的。和西雅圖雖然有緣無份,但我會記住她動人的片段,會記住大學校園的櫻花,Pioneer Square 的小店,和陪我渡過無數孤獨夜晚的電影院。

還有那些連綿三數星期的惱人下雨天。

今天,是留在這城市的最後一天。可能因為太忙了,身心都很疲累;本應緬懷一番的日子,卻偏偏擠不出半點傷春悲秋的情感。

想到的,是在《Before Sunset》 中,Jesse 向 Celine 談到自己十年前後變化的一句說話:

"Am I getting worse? Am I improving? I don't know. When I was younger, I was healthier, but I was, uh, whacked with insecurity, you know? Now I'm older and my problems are deeper, but I'm more equipped to handle them."

在腦海忽然閃過的對白,也算是此刻心情的寫照。

我看氣候門

有人說,不明白「氣候門」究竟誰是誰非,要我搜集資料,作個報告。雖然這幾天忙得上廁所也沒時間,還是不得不乖乖遵命行事。

對氣候暖化,我是持主流意見的。溫室效應的基本原理很簡單,人類的確不斷在排放二氧化碳,近年氣溫又真的在上升(聯合國剛公佈,2000 到 2009 是記錄上最暖的十年)。但我不是氣象專家,當中的關係,只能留給科學家們研究。而對大部份科學家的研究工作,我仍是有信心的。

減低二氧化碳排放,減少污染,是一件好事。節約能源,開發再生能源等,更是人類必須解決的問題。不過,對戈爾等人的危言聳聽,我卻有點保留。不是不相信他們的警告,而是覺得他們低估了科技的步伐。就算三,四十年後,氣溫真的上升,到時人類也可能有很多辦法應付(如有人提出在大氣噴射二氣化硫降溫)。

退一百步說,即使兩極溶化,農產失收,全人類束手無策,最壞情況也不過是人類自取其辱,一步步走向滅亡,地球還是完整無缺的照常運行;環保,其實不過是「人」保。或許我比較悲觀,覺得到頭那一天,人類文明始終有完結的一日,分別只是遲或早而已。不想禍延子孫的話,最好的辦法,是不製造子孫。

說回「氣候門」的電郵。還以為有甚麼驚天陰謀,看了幾段報導後,才知道不過是斷章取義,譁眾取寵的手法。像這一段:

"I've just completed Mike's Nature [the science journal] trick of adding in the real temps to each series for the last 20 years (ie, from 1981 onwards) and from 1961 for Keith's to hide the decline."

一個 trick 字,被人拿來大做文章。事實我們不知上文下理,根本不能證明該名科學家是否存心欺騙。

另外數段,則顯示出他們如何排擠反對的聲音:

"I can't see either of these papers being in the next IPCC report. Kevin and I will keep them out somehow — even if we have to redefine what the peer-review literature is!"

“I will be emailing the journal to tell them I’m having nothing more to do with it until they rid themselves of this troublesome editor.”

或許他們真的欠了點風骨,但學者也是人,也會有私心。小撮人的失言和失行,並不等於所有的氣候暖化研究都是騙局。

其他的內容,例如他們對反對者的厭惡("Phil and I are likely to have to respond to more crap criticisms from the idiots in the near future."),不過是私人品德,和科學討論無關。連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被大肆報導,可見這批電郵洩露的「陰謀」,有多驚人。

反對暖化的 denialist 說,電郵令人懷疑氣候研究的可信性。我則認為,電郵不過是令人懷疑一兩名科學家的誠信和私德吧。批評一兩封電郵容易,真要拿出數據證明理論,卻是艱鉅的過程。

氣候問題如此複雜,我們需要科學家努力找出答案,不應把科學研究政治化。陰謀論雖然精采,但缺乏有力證據支持,只能當作是 911 truther(九一一恐襲是美國政府製造的騙局)般的旁門左道。我還是相信,千千萬萬的科學家們,不是那麼輕易便被蒙蔽的。

Sunday, December 06, 2009

九十年代古文物

現在回到爸媽居住的老家,開始有點走進時光隧道的感覺。書架上,抽屜裡,到處都是來自上世紀的古典文物:



卡式帶機,是我在擁有 CD 唱機前的音響組合。如今,CD 也是古董了。



當年耗盡家財,斥鉅資購入的十五吋「芒」,經過十六載寒暑,依然運作如常。



卡啦OK機已荒廢多時,但仍叮囑爸媽千萬不要棄掉。我深信,曇花一現的 LD, 將來必是收藏家的至愛。



妹妹珍藏的 Yes 雜誌,每本都附送周慧敏玉照 N 張。今天再看,原來是頁頁都不堪入目的「毒」物。



居然找到張玉珊的城市驚喜,令人驚喜。



還記得這玩意嗎?如此簡單無聊兼幼稚的遊戲,竟能忽然風靡半個地球,真是件「他媽」的怪事。

Monday, November 16, 2009

搬家



近日忙於搬居,面對一大堆瑣碎卻不能不辦的事情,實在沒心情,也沒時間寫些甚麼。

小小的栢文,認真清理起來,雜物竟是多得令人咋舌。最多的,還是書本和雜誌。已經破天荒忍痛把部份藏書賣掉,仍要搬運那麼多沉甸甸的書本。為了減輕負荷,現在進入書店也不能買書,很是痛苦。

沒用的電器、廚具、衣服,則通通捐了給慈善機構。在美國,拋棄電器雜物不是件容易事,難怪 Goodwill 的捐贈部門如此其門若市:因為人人都把捐贈處當了是垃圾站。

不想費力棄置舊傢俱,便把它們放上 Craiglist 出讓,看看有沒有人問津,順便賺點蠅頭小利幫補幫補。不要小窺三數十元的二手交易,很多物件供過於求,市場競爭激烈。要脫穎而出,亦不是易事。

更改地址,又是煩事一樁。各式各樣的銀行戶口,信用咭,會員證,保險,沒完沒了。彷彿個人和社會的聯繫,不過是錢包抽屜裡的一張張卡片,和卡片上那串號碼而已。

衣服書本進了箱子,傢俬電器賣的賣了,捐的捐了,眼下真真正正是家徒四壁。奇怪的是,生活卻沒受甚麼影響。

一張床,兩雙鞋,幾件衣服,一部電腦,人生就能如常繼續。屯積一屋的,原來都是可有可無的身外物。

小小單位中,經過了很不快樂的時間,也學會怎去享受一個人的清閒。當初只當作是暫居之處,一年一年拖下來,竟也留了快五年光景,是近年住得最長的「家」。

如今終於要走了。願記憶,也像一箱一箱身外物一樣;好的壞的,都是我想帶走的回憶。

Wednesday, November 04, 2009

Gozilla in the Bronx!



But will he come back next year?

Tuesday, October 20, 2009

胡思亂想

歌曲

「錯過幾次\曾亦痛心幾多次\但錯了再改\失了又試 ……」

腦袋裡,常常響起一些來歷不明的歌曲。

有時候,盪過數句歌詞後,音符便不知去向;有時候,同一首歌會繞在耳畔,數天也不散去。

相同的是,它們都是八十年代的粵語流行曲。

這幾天,不停播着的,是這首《只可活一次》。歌是日本電視劇的主題曲,但我沒看過劇集,也不是憶蓮的歌迷;牢牢記住了二十多年,只因為喜歡它的歌詞。

「生存即使得一次 \也願意繼續試\不管風雨\是成敗也好\誰能預知際遇\祇知用心活一次」


文字

近兩個多月來,讀了好些英語小說;有好的,也有爛的。

讀着爛的文字(如這本),我會挑剔文章累贅之處,在腦中替作者删減。

看到深刻的描寫(如我喜愛的 Douglas Coupland),佩服作者功力之餘,又會心頭一搐,懊惱自己沒有同樣敏銳的觀察力。

很想寫篇英文故事,當是挑戰自己,也當是一個練習。可惜,就是懶。


性別

1,3,5 是男性,2,4,6 是女性。A,B,D 是男,C,J,Q 是女。蘋果是男,橙是女。

我不是法國人,但從小以來,在潛意識裡,一直暗中為很多物件分了性別。

女朋友說怪,令我大惑不解。我還以為,這是人人都擁有的習慣。

37 怎看也比 68 陽剛得多了,不是嗎?


散步

喜歡散步,更喜歡在秋天黃昏的城市中散步。

在燈光初亮,天色尚藍之際,幻想自己是個停下了腳步的旅人;躲在陌生的城市裡,看陌生人趕在天黑前歸家。

我喜愛那一剎人在異鄉的寂寞感覺。

然後忽然醒覺,這不是假裝。我的確是個過路人。


未來

身體疲乏,心神恍惚了數星期。眼下流感肆虐,以為是感冒,卻沒有感冒的病徵。

今天想起,可能是心病也說不定。

歸根究底,我不是個很有自信的人。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還是會不自由主地憂心。

雖然,已經很幸運;雖然,根本沒甚麼好擔心。

還是多聽幾回《只可活一次》吧。

Thursday, October 15, 2009

不如推背去歸休



前天晚上,和女朋友談到《推背圖》,勾起了一段童年回憶。(但和女朋友不是該談心的嗎?為甚麼會說推背圖呢?)

小時候,看見舅父書架上的《推背圖》,以為那是和唐詩宋詞一樣的古籍,完全不加理會。

進了中學,懂了一點中國歷史;好奇心驅使下,拿起書來讀了數頁。一看,便完全著了迷。

單是最初兩象,已令人嘖嘖稱奇:

第二象:

  讖曰:纍纍碩果 莫明其數 一果一仁 即新即故
  頌曰:萬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實 一統定中原 陰盛陽先竭

二十一個李子,代表了唐朝二十一位皇帝。連第四個(武則天)沒有柄子這細節也兼顧到,難道真的只是巧合?

第三象說武則天稱帝,更是明白不過:

  讖曰:日月當空 照臨下土 撲朔迷離 不文亦武
  頌曰:參遍空王色相空 一朝重入帝王宮 遺枝撥盡根猶在 喔喔晨雞孰是雄

日月當空(武曌)?撲朔迷離?喔喔晨雞孰是雄?真是預言的話,也實在準確得太可怕了。

當然,最簡單的解釋,是《推背圖》是後人偽造的。對着歷史書寫出來的讖文,自然是要多準確有多準確。

但流傳的《推背圖》版本中,附有金聖歎的批註。金聖歎是明末清初人,就算《推背圖》是清初的作品,怎也預計不了百多二百年後的清末事跡吧。

且看第三十四象:

  讖曰:頭有髮 衣怕白 太平時 王殺王
  頌曰:太平又見血花飛 五色章成裏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 中原曾見夢全非

太平軍不薙髮,連洪秀全的名字也拼了出來,非常不可思議。

但,會不會是洪火秀看了《推背圖》,才替自己改名洪秀全呢?《推背圖》流傳甚廣,成為「自我完整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也是大有可能的。

那麼請看第三十七象:

  讖曰:漢水茫茫 不統繼統 南北不分 和衷與共
  頌曰:水清終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內竟無王 半凶還半吉

海內竟無王,孫中山不會是看了《推背圖》才決意推翻帝制吧?倒戈逢八月,難道辛亥革命也是依着讖文行事?

本來,對所有怪力亂神之說,我是不屑一顧的。而且,這些矇矇矓矓的預言詩,就像買襪子一樣,同一號碼,大小合穿;無論你想找甚麼,一定能找到。

但《推背圖》這本從小相識的奇書,在腦中佔了一個獨特的位置。在找到明確證據前,我只能說:我不知道。

《推背圖》沒有清楚的時段,很多近代大事,是預言了還是未應驗,一直各說紛紜,莫衷一是。

「旭初升,人都哭」(三十九象),是不是日本侵華?(應該是吧)「一口東來氣太驕,腳下無履首無毛」(四十象),說的是不是毛主席?(卻獨久了「澤」字)「美人自西來,朝中日漸安」(四十二象)是尼克遜訪華嗎?(有些牽強)(但「美」國人和「朝」鮮「中」國「日」本哦)。「百靈來朝,雙羽四足」」(四十四象)是指鳥巢奧運?(????)(但雙羽四足是「八」月「八」日哦)(不是以農曆計算的嗎?)

不過,《推背圖》六十卦中,對我心靈留下最大陰影的,是第五十六象:


  讖曰:飛者非鳥 潛者非魚 戰不在兵 造化游戲
  頌曰:海疆萬里盡雲煙 上迄雲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 干戈未接禍連天

「飛者非鳥,潛者非魚」,古人可能不知所謂何事,今天看來,是明白不過。「戰不在兵,造化游戲」,是不是殺人於無形的生化戰爭?「海疆萬里盡雲煙,干戈未接禍連天」,世界大戰的亂象,教人不寒而慄。

(圖中二人手持武器,站在海水上,口中噴火,狀甚可怖!)

但按《推背圖》的進度,第五十六象,起碼是數百年後才發生的事。到那時候,飛機潛艇,化學武器,和細菌核彈,應該都變了弓箭矛盾一樣的史前武器了。

正是:

  茫茫天數此中求 世道興衰不自由
  萬萬千千說不盡 不如推背去歸休

Friday, October 09, 2009

早來的諾貝爾

今天清早,當奧巴馬聽那個「Mr. President,你得了諾貝爾和平奬」電話時,他的第一反應,相信是和你和我一樣的一句:WTF?

第二反應,一定是心裡嘀咕:做乜咁大整蠱?

諾貝爾和平獎,怎也算是全球最崇高榮譽之一;國家元首獲獎,卻反成了政治負資產,可能是在美國才會出現的怪現象。

不過這個獎項,也實在太出人意表。無論奧巴馬有多大的遠見,多大抱負,上任才九個多月,國內政經大事也是千頭萬緒剛剛起步,更遑論促進世界和平。他對和平最大的貢獻,不過是贏了選舉,把布殊所屬的共和黨轟了下台。

連我等支持者也認為這個獎頒得太早,反對者當然大肆以此作笑柄,大做文章。右派常取笑奧巴馬是台「演講機器」,諾獎只會更加深這個 caricature。

奧巴馬現在最需要的,不是獎金獎狀,而是國內民意的支持。諾奬的評審員,可能出於一片苦心,希望奬項能鼓勵奧巴馬政府推動和平進程。但現在看來,似乎是好心做壞事,幫了個倒忙。

白宮亦明白,這個燙手山芋,一定要低調處理。先是幽默(「爸爸得了諾貝爾獎,小狗一歲生日,學校又是長週末假期」),再加謙卑(「受之有愧」),和一概不回應批評聲音。反是外交部發言人抵死地幽了布殊一默,說「別人拋來讚譽,總好過拋來鞋子」。

醫療改革,伊拉克撤軍,阿富汗戰爭,伊朗北韓核危機,金融海嘯,拯救華爾街,接管兩大車廠,全球暖化氣候法案......每項都是任重道遠的艱鉅任務;上星期還抽空到哥本哈根申奧,遲些又要到奧斯陸領獎。四十四號,可能是近代最忙碌的美國總統。

Wednesday, September 30, 2009

10 Things I Hate about "The Lost Symbol"

I'm half way through Dan Brown's latest "masterpiece", and I absolutely loathe it:

#1 On the very first page :
Facts:
All organizations in this novel exist......
All ritual, science, artwork and monuments in this novel are real......

Yeah, like it helps!

#2 It’s a story about prominent members of a secretive organization guarding an ancient mystery. Truly original.

#3 Mentioning iPhone or Blackberry every other three pages doesn’t make the novel any hipper.

#4 Professor Langdon is a celebrity now! I'm sure everyone in Dan Brown's latest novel has read Dan Brown's last novel.

#5 When running out of narrative device, cue flashback of long lecture or tedious conversation.

#6 (Excerpt 1) On ancient Kabbalah text Zohar:
Dutifully, Katherine studied the page. The translation was old-fashioned and very hard to read, but to her utter amazement the text and drawings clearly outlined the exact same universe heralded by modern super-string theory – a ten-dimensional universe of resonating strings…

You gotta be kidding me!

#7 People just love non-stop discussion of esoteric mystic symbols……even under life-threatening danger.

#8 (Excerpt 2)
Landgdon’s experience with the rotational symmetry of ambigrams had taught him that symbols sometimes had meanings from multiple angles. In this case, he realized there was indeed a way to view all seven symbols in a single language. “If we manipulated the hand slightly, the language will become consistent.” Eerily, the manipulation Langdon was about to perform was one that seemed to have been suggested by Peter’s captor already when he spoke the ancient Hermetic adage. As above, so below.

Translation : the symbols are upside down. (I'm not kidding)

#9 Repeated hallucination of a future blockbuster movie trailer, starring Tom Hanks dashing aimlessly among tourist attractions. Very disturbing.

#10 I can’t stop reading it.

Sunday, September 27, 2009

奧巴馬和希特勒



懶洋洋地走在週末下午的街道,赫然看見這張奧巴馬的照片。

把奧巴馬比作希持勒,是近日美國保守派常用的技倆,本已見怪不怪。但這兒是 liberal 重鎮西雅圖,為甚麼呢?

原來,最近紅得發紫的 Fox News 主持人 Glenn Beck 來了演講。會場附近,聚集了一班他的支持者。

Fox 新聞的口號是 Fair and Balanced;實際人人都知道,Fox 既不 fair,也一點不 balanced。總統發表國會演講,全國所有電視台現場直播,Fox 卻可以不賣帳,照樣播它的跳舞比賽

看過 Glenn Beck 節目的片段,只見他一時哭訴,一時畫些古怪的圖畫「解釋」奧巴馬政府的陰謀,總之就是莫明其妙。

上月,Beck 公開說奧巴馬是種族歧視者,說他憎惡「白人文化」,受到各方攻擊,廣告商甚至抽起廣告抗議。上星期,Katie Couric 問他何謂 white culture,他卻一句也答不上,支支吾吾,含混了事。

如此一個插科打諢的小丑,危言聳聽的 demagogue,竟然成了保守派的領導人物,上了 Time 的封面,正是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bad publicity。

風水輪流轉,數年前,反戰示威無日無之,右派便把批評總統者打成不愛國分子。今天,在同一班人眼中,總統變了希魔,變了法西斯,變了種族主義者,已沒有人管它愛國不愛國了。或者,因為理念不被認同,在野的一方,永遠是比較狂熱和偏激的。

當年左派對布殊的不滿,比現在反奧巴馬的聲音更激烈。報章和網站恣意把布殊總統比作猩猩,傻子;電視每晚都是挖苦他的笑話。不過,我仍覺得,兩者有着本質上的不同。

左派取笑和反對的,是布殊笨拙的言行,執政的無能,和魯莽好戰的行為。縱使很多的指控,是醜化和誇張了,但都有一定的事實根據。

相反, Glenn Beck 等人的叫囂,散佈的是憑空捏造的仇恨:奧巴馬在非洲出生,不是美國公民;奧巴馬是納粹和法西斯主義者;醫療改革最終會殺掉祖母;奧巴馬政府有組織地向孩子洗腦。

雖然如此,我還是相信,言論自由,應該包括胡言亂語的自由。

反對者是擇善固執,還是煽動群眾?當中沒有一條清楚的警戒線。我認為,最恰當的做法,是 err on the side of freedom,相信(大部份的)人民還有基本的思考能力。

Democracy is messy。容納偏激的聲音,是民主要付的代價。一個多元的社會,斷不會全部人溫溫吞吞,一定有偏歪的一群。那就是令大哥痛心疾首的「」。

你有你說謊的自由,我也有我找尋真理的自由。Glenn Beck 討厭,我們可以不理會他,可以和他爭論,但不能要求他消失。

一個可以把總統比作希持勒的國家,和一個把總統比作希特勒要坐牢的國家,你會選擇那個?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城市剪影

很無聊的一個週末,很無聊地到處亂拍一通:







這是個美麗,有趣的城市。但很遺憾,我好像從來沒有看清楚它。

Tuesday, September 22, 2009

聽不到的說話

今天早上,我到醫院作了一次聽覺檢查。

因為耳朵的毛病,聽覺檢查,是兩年一次的例行公事。過程十分簡單,不過是坐在隔音室中,聆聽不同頻率的嗶嗶聲;聽到的話,便按一按手中的按鈕。像玩了一場既無聊,又沒獎品的電動遊戲。

然後,是測試理解能力。耳筒一邊傳出一個個單字,一邊是沙沙的噪音。我的任務,是盡量忘記雜音,正確讀出單字。

我很不喜歡這部份。因為左耳弱聽較嚴重,很多字聽來都是一片模糊,得分甚低,令人有點考試不合格般的沮喪。

聲帶中的單字也很刁鑽,king\kick\keg\gag,常常被微少的差異絆倒。我想,若換了是粵語版本,東懂凍篤,分數或許會高一點。

檢查完畢,醫生拿出圖表,詳細解釋那個頻率少了多少分貝。那圖表,自有記憶的二十多年來,都是同一個老模樣;沒有改善,也沒有退化。

最後,是選購助聽器。我的習慣,是每隔四、五年換一個新的助聽器,留下舊的作後備。現在用的這個,一直不是很滿意;而後備已經用了八年,有點支離破碎。所以,是時候換新的了。

助聽器,我絶對是專家。Walkman 式的,耳後的,耳內的,模擬的,數碼的,任何款式,我都佩帶過。

最不忿的,是眼看電視電腦一年比一年先進,一年比一年便宜;助聽器這東西,卻從來不曾跌價。質素好一點的,差不多要三千美元一只。三千元!足夠買最新型號的六十吋電視了。

不過,那是我和外邊世界接觸的窗戶。這筆血汗錢,省不了。

聽不見,令我錯過了不少東西。不單只是聲音,還有主動接觸世界的勇氣,和在人群中的安全感。

左耳,是完全不行了;右耳,在戴上助聽器後,仍有九成聽力。只差那麼一點點,便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那道門,卻偏偏沒有完全關上。

不幸是事實,只能接受,亦不用掩飾。避過了更嚴重的殘疾,已經是僥倖;那些內心的掙扎,偶爾的難堪,實在沒甚麼大不了。

而且,每一個晚上,我也擁有非常,非常寧靜的睡眠。

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Mulholland Drive》




早一陣子,想過寫「最難忘的十五齣」。可是,選最喜愛的電影容易;最難忘的,卻是搜盡枯腸,仍湊不夠十五部。

但 David Lynch 的《Mulholland Drive》,是不用猶豫便肯定入選的一部。

MD 的影碟,我從頭到尾看過五次,每次都是那麼的投入。一直想寫點感想,但又不敢寫,因為自覺還未看「懂」它。

雖然,《Mulholland Drive》是部沒可能看得懂,也不用看得懂的電影。

MD 開拍時,本來是一齣電視劇;後來電視 project 被取消,Lynch 才把片段剪輯成電影。戲中人物眾多,角色身份不明確,第一次看時,還真有點兒吃不消。一段段看來無關連的情節,不知道是順序還是回憶,看得我滿肚都是疑問。

為甚麼電影到了一半,所有角色的名字會突然改變?主角 Naomi Watts 到底是 Betty 還是 Diane?神秘的 cowboy 是誰?躲在停車場後那面目猙獰的「怪物」,代表了甚麼?

看第二次,才有點頭緒,看得出前半部是夢,後半部是現實。到第三第四次,便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假設,嘗試折開 Lynch 的謎語。

然後,便是參考其他觀眾的心得。網上 MD 迷的討論,包羅萬象,鉅細無遺,詳細列舉了事件時序,人物解釋,對白暗示;分析那部份是夢境,那部份是現實,足可開一課 MD101。

看《Mulholland Drive》,就像在拼一幅少了一塊的拼圖,兜來轉去,永遠帶點不明就裡的惆悵。你可以說是 David Lynch 在賣弄小聰明,和觀眾玩捉迷藏,刻意讓你看不懂。

但換個角度看,每一部電影,其實都是個圈套,分別只是佈局高明不高明吧。有時候,也不是一定要看得懂的才算好電影。如果性感是脫下最後一塊布前的張力;那麼,在懂和不懂之間的迷惘,也是一種美。

在若隱若現的線索中,我們體驗了一個絕望頹美的世界,窺看到主角 Diane 迷幻、虛弱的精神狀態,為她破滅了的夢想而傷心。這,就是電影動人的地方。

這不是一部容易消化的電影。但如果你喜歡帶點超現實色彩的電影的話,不妨給《Mulholland Drive》一個機會。

Tuesday, September 01, 2009

我在微軟的日子



一晃眼,和微軟打交道,已經好些年了。

我不是微軟員工,但因工作關係,每天都接觸到微軟人,每天都在它總部「校園」(campus)大大小小的建築物間遊走。亦曾經有三年時間,辦公室就在微軟內,天天喝着標叔送的免費可樂,啃它食堂乾巴巴的 pizza。

由 MS-DOS 到視窗 98,微軟陪同我們這一代成長,我們也陪着微軟茁壯。心裡不免有點把這家公司神化,把它看成高不可攀的殿堂。

當年選擇這份工作,對微軟那份不切實際的憧憬,也是原因之一。在決定去留時,少不更事的我,被上級一句「this is the place to be」迷惑,便胡胡塗塗一直待到今天。

坦白說,最初的數星期,早上駕車經過M$的標誌,都有點無故的興奮。即使未睡醒,也會抖擻精神上班。

不過,夢想幻滅的速度,比視窗當機還要快。

那時候的微軟,已經錯失了互聯網的先機,又被反壟斷官司纏擾,開始進入瓶頸階段,一直至今。

另一方面,股價停滯不前,微軟人憑認股證發達的神話,已是史前的陳年往事。員工都沒了九十年代初的拼搏精神。

換了是其他高科技公司,不進則退,可能早被淘汰掉。但這不是普通的企業,而是佔據 90% 市場的巨無霸。別的不說,單看 Windows Vista:浪費那麼多人力物力,遲了那麼多年,搞出一個人人唾罵的產品,卻依然賺個滿堂紅。

壟斷市場的感覺,一定十分美妙。

很多年前,聽一位微軟的經理感嘆說,風氣改變,是因為很多微軟人「把公司的成功當作個人的成功」。當時不以為然,到見識過微軟的官僚架構後,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

今時今日,微軟仍在擴展,仍在興建一幢幢令人迷路的建築。在可見的將來,Apple\Google\Linux 還未能推倒它的江山。

但電腦業急速發展,沒有人能預見下一個五年十年。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這家改變科技歷史,為人類創造了無窮財富的公司,會不會有樓塌的一天,淪為廿一世紀的通用汽車?

───

這一兩年,心情久佳,工作煩悶時,常常會感慨,在西雅圖市郊這片天空下,記憶竟是如斯的蒼白。

由躊躇滿志,到不外如是;人生最盛放的歲月,就在 XP 到 Windows 7,在 OEMRTM 間溜走了。只餘下桌布上虛假的藍天白雲青草地作註腳。

回頭望,感覺早已不如最初;但嘗試過,也沒後悔,總算是一場緣份。

往前看,或許是時候離開了。

Saturday, August 29, 2009

我們在同一條船上



越來越覺得,醫療改革,是奧巴馬的伊拉克。

前總統布殊攻打伊拉克,使右派和左派全面決裂。伊拉克的爛攤子,消耗了統治班子的全部精力,令布殊往後六年任期內一事無成。

如今,醫療改革令左右派水火不相容。就是執政民主黨內,不同的聲音也在內訌,奧巴馬民望已下滑了不少。

但是,伊戰是一場不明不白,傷亡慘重的胡塗仗;醫療改革,卻是讓全國人民得到健康保障的法案。撇開政治立場不談,兩者完全在不同的道德層面;醫改落得如今岌岌可危的局面,是美國人的悲哀。

在發逹國家中,美國是唯一沒有全民保健的一員。如此富裕的社會,如此先進的科技, 仍有數千萬人民得不到基本的保障,還有更多的人為家人健康和保險公司角力。這明明就是國家的恥辱,卻有國民為了維護這「美國資本主義特色」的制度,堅決反對改革。

我始終搞不通,醫療改革為甚麼這樣難以推銷。左派和自由派,早是全民保健的支持者。六十五歲以上的國民,亦已是政府醫療保險的受惠者。右派說醫改會增加赤字?一句「醫療改革十年的開支和伊拉克戰爭相約」便足以令反對者噤若寒蟬。

還有,美國是基督教國家,耶穌不正是照顧貧病弱小的最好榜樣嗎?他醫治痲瘋病時,有沒有先問病人在那一家保險公司投保?

這兩個月,看了很多醫改的報導。有的令人氣憤,有的令人失笑,有的令人偒心。這一段,則是令人失望:對政客失望,也對被政爭蒙蔽了良知的人民失望。

(這是共和黨參議員 Tom Coburn 和一名丈夫患重病的婦人的對話)



「我們需要幫助。我丈夫腦部受創。他的醫療保險不包括(幫助)他進食。我想知道:你會不會幫助他?他能到那裡進食?我們離開了療養院,他們說我們要靠自己。他離開時,仍是插着喉管。我一直在照顧他,但我不是個語言治療師…」

「我們會幫助你。首先我會通過我的辦公室,看看有甚麼能幫忙。但是,在這場辯論中,我們忽略了,我們都是鄰居,我們能幫助有需要的人(掌聲)。『政府是解決問題的答案』是個不正確,十分不正確的聲明。(掌聲)」

婦人已是走投無路,聲淚俱下;參議員給她的答案,居然是「找你的鄰居」(旁觀者還報以熱烈的掌聲)。「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是被共和黨人重複了千遍萬遍的列根金句。但請問參議員先生,若政府不是答案,那你叫她聯絡你的辦公室幹嗎?你就是政府啊!

幸好,除了 Fox News 外,大部份的新聞評述,仍然是理性的。這是 Bill Moyer 前天受訪的片段:



「......我們在同一條船上,就是這個比喻。這是道德上的訊息,說明醫療保障是人人應有的權利。這個道德訊息是,我們會一同面對,我們會關心每一個人。我們當中,負擔得起的,會犧牲一點東西,去保證每一個人都有醫療保障。我不想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國家:當我在醫院接受二萬五千元的手術的同時,在兩層樓上,有人因為沒錢而被拒絕同一手術。這是怎樣的文明?這是怎樣的道德秩序?」

We're all in the same boat。若果,Moyer 這番話的真誠和情操,仍然不能打動參議員先生和那群鼓掌的觀眾的話;那麼,正如議員 Barney Frank 所言,和他們對話,就像和餐桌爭辯一樣沒趣。算了吧。

Tuesday, August 25, 2009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一向有喝汽水的習慣。明知不健康,但積習難改,唯有盡量少喝一些。

為體重着想,喝的多是無糖減肥汽水。普通的汽水,一來高卡路里,二來太甜,已經喝不慣。

可是,雖不怕代糖 aspartame 可能是致癌物,但減肥汽水淡而無味,似甜非甜的味道,喝了多年,還是未能完全接受。 Coke ZeroPepsi One,都是一樣的讓人嘴裡淡出鳥來。

數年前,可口可樂出品一半糖份的 C2,一度是我的寵兒,可惜不到一年便停產了。因此,一直在留心飲品的標籤,希望找到好喝又低卡的汽水品牌。

最近,在搜尋過程中,發現了一個被忽略的名詞:High-Fructose Corn Syrup(高果糖玉米糖漿)。

───

HFCS,單聽名字,感覺已很不健康。它不是天然提煉,而是玉米糖漿經過化學處理後,製造出來的液態糖。

美國對蔗糖徵收高關稅,和政府大量資助國內玉米農戶,令玉米製成的 HFCS,遠比入口的蔗糖便宜。加上液態糖漿處理比固態食糖方便,因此在美國,幾乎所有甜的飲品,都含有 HFCS。

HFCS 對人體有沒有害?現在好像還沒有共識。七、八十年代 HFCS 興起,和美國人暴肥,似有間接聯繫;但亦可能只是美國人飲食生活習慣改變,和 HFCS 無關。有研究指果糖壓抑胰島素,引致糖尿病;可是,HFCS 的果糖成份只比蔗糖略高,未能作準。也有人說,便宜的 HFCS 充斥市面,令美國人無甜不歡;但也有人說,吃不吃甜是消費者的選擇,是 HFCS 還是傳統蔗糖,結果都是一樣。

不是健康食品的追隨者,HFCS 與否,本來和我沒甚麼關係。令我感興趣的,是這系列由 Corn Refiners Association(玉米提煉協會)製作的支持 HFCS 的廣告:



(還有版本二版本三

廣告裡那種嘲笑反 HFCS 人士的態度,和「講啲唔講啲」,只說出一半事實的口吻("fine in moderation”?正是「邊個唔知阿媽係女人」),實在太過「此地無銀三百両」。

本來持中立態度的我,看過廣告後,只覺 HFCS 真的有點不妥,更加敬而遠之。

如此惹人反感的宣傳,自然引來不少人的惡搞。這個以香煙比喻 HFCS 的 parody,拍得最為精彩:




HFCS 成為眾矢之的,有生產商看準時機,開始推出標榜蔗糖的汽水。百事推出了不含 HFCS 的 Throwback 系列後,又在試驗「全天然」(有可能嗎?)的 Pepsi Natural。這場 HFCS 之戰,看來才剛開始。

───

仍然在找尋我的「夢想汽水」,不過已有候選者了:



這款「成年人汽水」,卡路里是普通汽水的三份二,味道不太甜,5% 果汁成份,不含 HFCS,是試過的品牌中,最附合要求的一款。

噢,是女朋友介紹的。

Wednesday, August 19, 2009

我的第一個五英里



今天,我跑了五英里的路。

五英里(約8km),還不到四份一個馬拉松,對半馬全馬的健將來說,是輕而易舉之事。然而,小弟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這五里路,得來也不容易。

並不特別喜歡跑步,但不愛群體活動,跑,可說是唯一可供選擇的運動。不過,自兩年前扭傷足踝後,因怕觸及舊患,便停了下來。

一停下,便出事了。

男人步入中年,擔心的不外兩件事:髮線和腰圍。天天坐着八小時工作,四小時娛樂的結果,自然是保得住頭頂青絲,也擋不了腰間的贅脂。

因此,這個夏天,便開始慢慢恢復跑步的習慣。

起初,跑得實在很辛苦,兩英里也氣喘如牛。後來,把腳步放慢一些,讓身體適應更遠的路程,再戴上iPod,以音樂分散注意力;路,竟忽然變短了。

這一個月內,由三里不到便放棄,到今天的第一個五英里,升幅逹100%,成績不可謂不驕人。

跑步看似沉悶,其實也是有樂趣的。只要天氣不太熱,微風撲面,一路旁觀途人百態,是件身心舒暢的樂事。還有,夏天公園中的背心和熱褲,不單令人身心舒暢,甚至是有點沸騰。

跑到末段,那種甚麼都不想,只一心維持步伐和呼吸的節奏的心情,有點像在冥想,有洗滌心靈的功效。

最後,大汗淋漓下,把整支冰凍的 Gatorade 灌入喉嚨;那快感,簡直可媲美性高潮。

艱苦堅持了個多月後,確實有點成績。體重略減之餘,牛仔褲也好像鬆了。希望那不是我的錯覺。

不過,暫時不會挑戰下一個里程碑了。因為,以我緩步跑的速度,隔天跑五六里路,實在太花時間。或許會嘗試跑快一點,向時間挑戰吧。

終有一日,我會跑一次馬拉松的。

Friday, August 14, 2009

My Random Health Care Rants

Once again, we are witnessing an important national dialogue devolves into partisan fistfight. The more I read, the sadder I get. Angry too, but mostly sad.

Why the hell are we even talking about this “Death Panel” nonsense? Sarah Palin made something up out of thin air (on Facebook, for Christ’s sake), and everyone went organismic! Who in their right mind believ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s conspiring to kill your ailing grandparents?

The sad part is, almost every US citizen over 65 enrolls in Medicare, exactly the same kind of single-payer government-run health plan that they are being told to be scared of.

However, this is the “keep your government hands off my Medicare” crowd. Fear is paramount, and facts are relegated to mere annoyances.

It is the same fear-mongering, “slippery-slope” tactic we have seen in all left vs right bickering. Let the gays marry, and we will become a nation of incestuous sodomites. Kill Saddam or the “smoking gun” will be a “mushroom cloud”. So, you better watch out, because deadly bureaucrats are coming to “pull the plug on grandma”!

Look at this woman who confronted Senator Spector in his town hall meeting:

ABRAM: I don't believe this is just about health care. It's not about TARP. It's not about left and right. This is about the systematic dismantling of this country. I'm only 35 years old. I've never been interested in politics. You have awakened the sleeping giant. We are tired of this. This is why everybody in this room is so ticked off! I don't want this country turning into Russia, turning into a socialized country. My question for you is...

(CHEERS AND APPLAUSE)

ABRAM: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 restore this country back to what our founders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Founding fathers! The Constitution! You have awakened the sleeping giant! Such righteous, eloquent indignation! But when probed by the interviewer later, it became clear that she had no clue what she was talking about. Will Obama’s plan raise your tax? “I don't even know.” Do you want to repeal Medicare? ”I hate to have words put in my mouth.”

“I don't believe this is just about health care. It's not about TARP. It's not about left and right. This is about the systematic dismantling of this country.” Translation: it doesn’t matter it’s good for me. It doesn’t matter it’s good for the country. I just don’t like what you are doing because I don’t like you. I’d rather rot in my anarchic jungle than live in your socialist paradise.

Notice a trend? Yes, “socialist” is the new code word. Liberal is so 2008.

It’s sad to hear so many people re-cycling anecdotal horror stories from supposedly single-payer dystopias like......UK and Canada. I went to hospital in Canada (twice), and have nothing but praise for the quality of its care. But my testimonial is not important. What’s important is that Canadians don’t worry about their health premium going up, don’t worry about being dumped by the insurance company, and don’t worry about going bankrupt if they get sick. Granted, tax is higher in Canada, but health insurance isn’t exactly cheap in US either.

Then, of course, none of these matters, because single-payer is Satan in disguise. And, by the way, had he lived in UK, Stephen Hawking wouldn’t stand a chance in the eugenic NHS hellhole. Or so they imagine.

It’s sad to see people act out of primal instinct against their own interest. It’s sad to see uninformed citizens blindsided by media demagogue.

Health care reform is a wonky subject. We should be asking questions like “can I keep my high-deductible plan and tax-free HSA”, “what protection I will have if I get fired and my COBRA runs out”, or ”will there be enough doctors to take care of the 40 million newly-insured”. Instead, we got “Death Panel” ,“Russia”, “I am the mob”. Pathetic.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s done a superbly poor job in explaining the details to the public. Some say he’s too hell-bent to maintain an appearance of bi-partisanship. Some say he still hasn’t made up his mind on what to push for. Is the President floundering? I don’t know, but I wish him the best of luck. He needs it. We all need it.

Wednesday, August 05, 2009

J

這數星期,斷續回憶起很多關於表妹J的事情。發覺到,近十年發生的一切,腦海中是一片模糊;記得最仔細的,反而是最遙遠的往事。

───

J一歲時,妹妹和我每星期也會到外婆家逗她玩,帶她上公園,到便利店買「益力多」。牙牙學語的她,一見到我,便會「die die(街街)」「多多」地嚷。那時候,我經歷了一年不太開心的中學生活;她的哭笑和動靜,多少舒減了一些成長中無端的鬱悶。

記憶中,J很早便開始學講話。大約兩歲左右吧,一天早上,不知誰弄了一杯過熱的鮮奶給她;她喝了一口,非常不滿地放下杯子,然後字正腔圓地吐出一句「你想淥死囡囡咩!」,嚇了整桌人一跳。我們還以為,她仍是停留在「拉拉」「mum mum」的水平呢。

J是個想像力豐富的小孩。一次,她在床上以枕頭和被褥搭成一個「洞穴」,向着洞裡大叫「阿飛」「阿飛」。我和妹妹想破頭也解不開這個謎。

後來,謎底終於在看電視時被揭開了。原來,她在模仿 Flintstone 卡通片的片頭,對着山洞大叫「阿輝」。(阿輝者,Fred Flintstone 的中文名也)

另一次,我們一起坐車,旁邊車子發出隆隆的引擎聲。J突然很認真地問:「點解架車要喊?」我驚嘆,這個表妹的腦袋,真是不可思議。

不過,舅父舅母是典型的中國家長,只想J專心學業。但她欠缺集中力,在學校成績中規中矩,數學科是尤其的吃力。有空時,我會帶她姊妹倆看戲,看書,盡量做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我離開了居住的城市後,彼此關係便疏離了。

我眼中的J,欠了些自信,不太清楚自己該走怎樣的路,是個和你和我一樣的少年人。然而,平凡也沒有甚麼不好;至少,我認為她是開心的。

J進大學那天,我駕車送她到學校,幫她搬東西到宿舍。十七歲的女孩,開始一個人的新生活;我一方面替她高興,一方面也有點唏噓。看着她步回宿舍大門,感覺就如目送女兒自立離家般悵然若失。

那晚在網上,她說謝謝我的幫忙;我說,不用多謝了:

我:......because I love you, although I am not telling you
J:why do you act like that?
我:because we are Chinese

我明白,心裡一直都很愛護她。未能在J成長的道路上扶持她,我是有點兒內疚的。雖然,那不過是我自以為是的情意結。無論有沒有這個表哥,她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

時光飄逝,J完成了大學課程,我則經過了數年沮喪的低潮。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見面次數少之又少。她的問題,她的心情,我不了解,她大概也不想這個「長輩」了解。

上次見面時,J說憂慮考不上碩士,又擔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可是,看她整晚和朋友嘰嘰喳喳地說電話,碰也沒碰過桌上的紅豆沙;我覺得,她不似在擔憂些甚麼。

殊不知,兩星期後,從妹妹口中得知:J和她媽媽吵了一場架後,離家出走了。

幾天後,她和家裡通電話,說身在美國;一星期後,她說到了香港,正在準備找工作。

以J一向柔弱的性格,想不到她會走出這麼決絕的一步。少女心中,到底藏着怎麼樣的煩惱?我有些後悔,從前沒有把她的事情放在心上。

單憑媽媽覆述的的零碎片段,我也不清楚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她關了 facebook,不回電郵;到現在,我仍然未能聯絡上她。

但畢竟是二十一歲的成年人了,我並不擔心她的安全。我只希望能知道她在做甚麼,知道她想做甚麼。也想告訢她,這世界滿是選擇,事情並不是那麼僵的。

還有,要給她說一句"I am always on your side”

Because I love you.

Sunday, August 02, 2009

《Entourage》



自《The West Wing》 結束,《Studio 60》被斬後,便再提不起興趣看電視劇。這兩年來,幾乎和電視劇絕緣。唯一的例外,是 HBO 的《Entourage》。

HBO 這個有線頻道,可說是革新了美國電視媒介。《Sex and the City》,《The Sopranos》,《Six Feet Under》等節目,令觀眾大開眼界,明白到電視劇原來可以是這樣的。

Entourage,好聽一點是隨從,文雅一點是食客,但最貼切的,該是廣東話中的「傍友」。《Entourage》中被傍的主角,是新進荷理活男星 Vincent Chase;傍着他的,是他哥哥 Drama,和兩個自小相識的好友 Eric 和 Turtle。

Mark Walberg 是《Entourage》旳監製;劇集的概念,來自他在荷理活成名的經驗。另一位主角 Ari Gold,也是真有其人。真正的 Ari Gold,是金牌經理人 Ari Emanuel,即奧巴馬白宮幕僚長 Rahm Emanuel 的弟弟。

《Entourage》另一特別之處,是很多明星客串登場,在劇中演回自己。《Titanic》 導演 James Cameron 執導虛構的特技鉅片《Aquaman》;Mandy Moore 是主角 Vincent Chase 的緋聞女友;Martin Scorsese 邀請 Vincent 演出他的新作等等,令人看得真假難分。

HBO 是收費電視,尺度比其他免費網絡寬鬆得多。《Entourage》中粗言橫飛,每隔十秒便出現一次 motherf**ker,c**ksucker 等字眼,是絕對兒童不宜的節目。(和弟弟 Ari 一樣,Rahm Emanuel 也是滿口髒話,奧巴馬便曾公開取笑他「爛口」)

可是,更兒童不宜的,是節目的意識。劇中的主角和「跟班」,只得三個人生目標:女人,大麻,和賺錢去換取女人和大麻。劇情雖然交待 Vincent Chase 除了一張漂亮面孔,也有演藝才華,Eric 也很熱心幫助好友發展電影事業;但觀眾卻只看得到他們的墮落,絕少看到他們的奮鬥。

《Entourage》並沒甚麼劇情可言,對兄弟間「義氣」的描繪也流於表面,最近數季情節更有點兒牽強沉悶。然而,看着一群敗類揮金如土,每集美女一個換一個,加上 Ari 層出不窮的創新粗話,就是有令人一集一集看下去的吸引力。正如炎炎夏日裡的一杯冰淇淋,明知是無益的垃圾食物,卻偏偏抗拒不了那種 guilty pleasure 的誘惑。

不過,知道他也是《Entourage》粉絲後,那些微的罪惡感,也頓然消失了。

Sunday, July 19, 2009

痛苦快樂不平衡



心中一直存着一個疑問:痛苦和快樂,是不是對等的感情?是不是像餓與飽,冷與熱一樣,代表着人類感情軸線的兩個極端?

第一次想到這問題,是因為聽到「開心的時間過得特別快」這句說話。那時年紀還小,只覺得說得很有道理,但不知原因何在。長大後,習慣了快樂是「不知時日過」,痛苦是「度日如年」;接受了開心和不開心的不平衡,卻始終沒有深究背後的道理。

托爾斯泰在 Anna Karenina 開首那句「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令我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漸漸觀察到,幸福快樂的事情,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模式;不幸和悲傷,卻往往存在着無數的可能。

然後又發現,在中文和英文裡,形容快樂的詞彙,都比形容痛苦的來得貧乏。

開心,快樂,高興,輕鬆,滿足……你能不能仔細分別其中的不同?相比之下,傷心,失望,絕望,妒忌,憤怒,害怕,惶恐,擔憂,驚慌,困擾,苦悶,消沉……是複雜得多,細膩得多了。

所以我覺得,人對痛苦的感覺,比起對快樂的感覺來得敏銳。

但是為甚麼呢?我喜歡鑽研進化論,特別為此推敲了一套理論,解釋這個「痛苦快樂不平衡」的現象。

甚麼是快樂?從進化角度來看,人類追求快樂,是為了生存,為了延續基因。吃一頓飽的,談一場戀愛,升遷加薪,受朋友信任愛戴,都有助傳宗接代。因此,我們會為這些經歷感到快樂。

痛苦,則是一個警號,教導我們避開可能出現的危險。擔憂,是為了不想明天捱餓;憤怒,是因為別人侵佔了私人領域;妒忌,是因為懷疑伴侶的忠誠。

快樂,是一個目標。我們為了獲取快樂而努力,但歡愉過後,我們不需要記着快樂的情緒。記住昨天的美味晚餐,對今天狩獵的成敗,是沒有幫助的。

悲傷和痛苦,卻是值得記住的訊號,警告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對痛苦的感覺敏銳一些,能提高對危機的警惕,有助人類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中生存。

所以,在進化的過程中,忘記快樂,並沒有甚麼代價;忘記痛苦,代價卻可能十分高昂,隨時會付上寶貴的生命。這,便是快樂和痛苦不平衡的地方。

快樂,是個追尋中的矇矓概念;痛苦,是累積下來的層次分明的經驗。

快樂不知時日過,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都選擇了忘掉快樂,記住難過。

(這篇或者是一場謬論,但「進化心理學」其實是蠻好玩的。人是動物,是名副其實的衣官禽獸;我們的慾望和情緒,絕對是有跡可循,有其原因的。)

Monday, July 13, 2009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婚宴



上週末,參加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卡啦OK\舞會\才藝表演婚宴。娛樂性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也令賓客們幾乎忘記了新郎新娘的存在。

中式婚宴,從來就是折磨。由乳豬拼盤到美點雙輝,三小時虛有其表的誇張排場,不單折磨一對新人,也折磨出席的親朋好友。能樂在其中的,怕只得四位高堂,和一眾湊熱鬧的姨媽姑姐。

小時候,幸運地是家族中唯一的適齡男丁;牽婚紗裙尾這重任,自然責無旁貸。中環大會堂的樓梯,留下了我童年的不少血汗。對婚禮的厭惡,相信是源自這童年陰影。

從前的婚宴,卻是相對地簡樸,不外是簽名-合照-打牌-吃-敬酒-吃-送客。

可是,不知從何時起,大家開始不安份守己,漸漸加插許多花招,一點一點地把「去飲」這個 experience 推入萬劫不復的深坑。

明明剛剛才跟全場人合照擁抱過,開席前卻要煞有介事地進場。跟着是千篇一律的「玩」新人悶遊戲:這年頭,誰還把當眾熱吻當一回事?真不知是那碼子的懲罰(那天新郎新娘玩輸了,要罰伴郎伴娘激吻一分三十秒,那才算有點看頭吧)。

然後你嚐一口鮑片,他挾一箸菜膽,再抬頭瞄瞄新人精心製作的幻燈片。還有其餘的歌舞助慶,切蛋糕,拋花球襪帶,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結婚,變成了娛賓。

我明白,婚姻不是兩個人,而是兩族人的事。在父母親友的有形壓力,和中國人傳統的無形壓力下;排場,是無可避免的 necessary evil。

但避不了一場大龍鳳,總可以簡單一些吧。曾參與過的婚禮,都是中西合壁地,從開門利是到鬧新房,把整天時間表安排得針插不入才算完滿。搞的人累,看的人也累,何苦呢?

有誰能發起一個「簡約婚禮」運動,簡化中式婚禮流程,省掉無謂的細節,造福後世?

Thursday, July 09, 2009

He Was a Father Too



一輪擾攘,Michael Jackson 追思會已曲終人散。被傳播媒介連續轟炸了近兩個星期後,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這場追思會,莊嚴中帶慶祝的氣氛,浮誇又不失人情味,很貼切 MJ 的身份,著實搞得不錯。Paris Jackson 那十數秒的說話,將如 John John 的敬禮一樣,烙在美國人的集體意識中,成為一個時代的icon。

主辦者堅持,Paris 的說話是預計之外的真情流露。但亦有人批評,Jackson 家不應該把孩子搬出台前,面對十億觀眾。

真相,該是在兩者之間吧。小女孩不是照稿直讀,但 Jackson 家把小孩子暴光, 卻是高調向全世界顯示,孩子是家族的一份子。將來生母(或生父)要爭撫養權,必然困難重重。(有一點我感到很奇怪的,是任誰看到三個小孩,都會質疑誰是生父;但媒體對孩子血緣的推測,竟然是異常的低調。)

撇開背後的動機,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到,父親是受千萬人擁護的藝人,始終是好的。他們還年幼,生活在保護牆內,不能明白別人對父親的評價。到他們長大後,必定看到聽到無數或真或假,關於 MJ 的醜聞和怪行。但至少,他們能永遠擁有這天的記憶。

每個人心中,都為 MJ 定了性,把他判決成巨星/奇人/怪物/罪犯。想不到,他留下的最後印象,竟是生前最不為人知的一面:一個深愛子女,盡責的好爸爸。 

父親早逝,爭產,爭撫養權,無孔不入的狗仔隊……MJ 子女們的成長路,將十分崎嶇。希望 Jackson 家能好好把孩子照料成人。

Friday, June 26, 2009

MJ,RIP



不過一日時間吧。昨天是茶餘飯後揶揄對象的 wacko-jacko,今天,又變回風華正茂,一身金光在台上月步的萬世巨星。

One day, i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Thriller 不屬於我的年齡,聽 MJ 的歌時,是在懷八十年代的舊。九十年代初的 MJ,已經不能把他當作正常人看待了。那時候,聽到 Beat It,Billie Jean 的節奏,已在感嘆,如此的演藝才華,為甚麼要自掘墳墓?

然後,眼看他越變越怪,便再沒留意他的消息,也跟着別人取笑他快塌下來的鼻子。

MJ 有沒有孌童,可能永遠沒有答案。我相信,他是確信自己是清白的。就如精神病人不能判斷對錯,和世俗價值觀隔絕的他,根本分辨不到,與十三歲男童同床共寑有甚麼不妥當。

和夢露一樣,MJ 爬到花花世界的最高點,卻克服不到內在心魔,把心靈關進不見天日的密室中。這樣的結局,是突然,也是註定。

在這個潮流任意下載,人人都是 content provider 的廿一世紀,Michael Jackson,應該是流行史上最後一顆巨星了。

────

今天明報的社評,東拉西扯地從 MJ 去世說到李小龍黃家駒。巨星殞落,是全球大新聞,報章要湊字數,本也無可厚非。但 MJ 的歌,大部份內容都很健康。"Black or White"之後的他,更觸及種族和貧窮問題。硬要文以載道地批評他「歌曲缺少民胞物與情懷」,未免太過。

這是我最喜歡的"Man in the Mirror"。是否「民胞物與」,隨閣下決定好了。

Tuesday, June 23, 2009

平常生活,瑣碎而沉悶。偶然泛起一圈漣漪,也很快便回復波平浪靜。

而且,人越大,經歷越多,感動就越來越少,記憶也一年比一年淡薄。

但,在某些日子中,我們會碰上意料之外的變化,留下一生不忘的記憶。

這幾天,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時刻。

家裡的事情,暫時還沒有心情和時間過濾。好像被人重擊了一下,只知道一陣暈眩,還來不及感到痛楚。要待情緒沉澱下來,才能整理出一點思緒。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將是一段永遠不會忘記的旅程。多年後,我會發現,生命中的一些東西,在剛過去的週末裡,在奔波勞累的路途上,忽地改變了。

家人都是含蓄的。雖然很難堪,卻仍然慣性地如常相處。事實是,在難以名狀的失望和悲傷面前,任何勸慰的說話,都難免顯得空洞和乏力。

或許,一天天依舊生活下去,不放棄快樂的可能,便是最好的藥方。

我只知道,傷心也好,快樂也好,再真實,再強烈的感情,歸根究底,也不過是出於偶然。而天意,是沒有原因的。

還有,做人啊,真累。

Tuesday, June 16, 2009

《禮儀師之鳴奏曲》,《The Clone Returns Home》



上星期,看了兩齣日本電影,兩齣都有點兒令人失望。

───

第一部,是《禮儀師之鳴奏曲》。《禮》片是賣座片,又是奧斯卡得奬作品,看戲前,對它有頗高的期望。

看罷,不能說差,卻不覺特別的好。故事簡單,勵志中帶點感人,拍攝技法純熟,是部中上質素的日本電影。但……最佳外語片?卻是不知從何說起。

又是 cliché 惹的禍吧。男主角事業失意,不為旁人接受,童年時和父親的傷痕……所有舖排,都是似曾相識,看過無數次的日劇情節。廣末涼子突然回家見丈夫,當然是因為懷孕了。看到本木雅弘不斷回憶到父親,你和我都知道,最後他會親手為父親入殮。

影片很美,但感人得太著痕跡,教人擠不出眼淚。而且,電影也實在是長了一些。

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名單,一向都有點水準。這一部,入圍也有些勉強,更遑論得奬。Academy 諸公,是不是被異國風情的禮儀迷住了?

───

另一部,是在電影節看的,和《禮》片截然不同的《The Clone Returns Home》(姑且譯作《複製人歸家》)

在電影節選劇目,向來都是要帶點冒險精神的。選這部,是因為它在 Sundance 的評論不錯,複製人的科幻題材也很新鮮。

如果《禮儀師》太通俗,《The Clone Returns Home》就是太小眾了。複製人是個很好的主題,但導演野心太大,科技,道德,靈魂,倫理也要探討,結果落得進退失據。

《The Clone Returns Home》不只有複製人,還有複製人的複製人。加上複製人記憶紊亂,真身死後靈魂干擾等等似是而非的理論,和循例上演的主角童年陰影,看到一半,已經想複製一個我回家睡覺。

看到銀幕上那卡通化的太空衣,充滿八十年代風情的太空船模型,和一臉嚴肅地解釋「靈魂干擾」的科學家,差點還以為在看喜劇。

看電影,是逃避現實的行為;身為觀眾,絕對可以接受一兩個超現實的 high concept。但太多天方夜譚,隨手拈來的古怪理論,便不能怪我的腦袋抗拒了。

───

(最近好像越來越少看得愜意的電影,看得越來越 grumpy。老了。)

Wednesday, June 03, 2009

記住



那年,我讀初中,家人正為移民的事忙得團團轉。

那個週日,我們從舊居搬到暫住的單位。清早六時,我便醒來,躺在床上聽電台的新聞廣播。然後,整天跟着搬運工人跑上跑下。到了傍晚,已是累得半死。

晚上,一家人在尖沙咀用膳。媽媽說,下午接到舅舅的電話,原來小表妹剛剛於早上出生了。

飯後,我們沿彌敦道走回家。車輛都在響號,隅爾聽見途人在叫囂。報攤上,是賣剩的報紙號外。

疲倦的我,被城市彌漫着的那股惶恐,傷感, 緊張的氣氛迷惑住。迷糊中,想到遠方的學生,剛誔生的小生命,即將展開的外國新生活。我想,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天發生的事。

結果,我記住了,全世界也記住了。

───

那段日子,追新聞追得很兇,參加了兩次遊行,也懂唱血染的風采。

現在回想,那並不是熱血情懷。十多歲的中學生,怎明白甚麼是民主,甚麼是極權?不過是少年人面對發生在身邊的大新聞,急不及待地想感受一點身歷其境的興奮吧。

但是,因為熟悉,才接受不了事情的結局,想不通為甚麼世上會存在那樣的不公義。

因此,那一兩年,看了很多關於中國的書,也特別留心中國的消息。我現在對「中國人」這身份的認識,和那年春夏的歷史,是相生相息,糾纏不清的。

二十年過去了,歲月沖掉了年少的偏執。今天,我相信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世事沒有絶對的真相。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一年一年,想了又想,始終也不能接受,任何為殺人者開脫罪名的解釋。

───

和快生日的表妹閒聊,我說她是"baby of June 4th"。她聳聳鼻,抗議說:

"It sounds so weird!"

對一個在外國長大的少女來說,那段「外國」的歷史,和她的世界風馬牛不相及,跟她有何相干?

同樣地,老師不教,課本不談,我為甚麼要多此一舉,多花氣力找出真相?

金錢掛帥,有奶便是娘,我為甚麼還要記住?

我一句說話,代表了所有人的心聲。你們為甚麼還要記住?

所以,能記住,敢記住的你,請不要忘記。

點點燭光,告訢我們,這,仍是個可以選擇不失憶的世界。

Sunday, May 31, 2009

《天使與魔鬼》



說過,《逹文西密碼》是史上最暢銷的爛書; 三年前的電影,也是齣奇悶無比的爛片。

但爛歸爛,小說和電影令我看了好些基督教歷史的書,留下了頗深刻的印象。所以,《天使與魔鬼》上畫後,一直心癢癢,想知道 Dan Brown 這一次會穿鑿附會些怎樣的陰謀論。

結果嘛......一如所料,電影故事單簿,劇情無稽,和逹文西密碼不相伯仲。

《逹》片雖然弄虛作假,尚有最後晚餐畫中的玄機,和基督後人的驚天秘密。相比之下,《天使與魔鬼》那條光明會復仇,以反物質襲擊梵蒂岡的主線,便顯得十分單簿。甚麼風火水土,再在地圖上劃個十字架說是光明之路,幼稚得引人發笑。

吸收了上集的教訓,電影情節是比較緊湊了一些。但兩個多小時中,只見湯漢斯和女主角全無交流,在羅馬的名勝間奔走,配角死了一個又一個,彷彿所有邏輯因果都被拋諸腦後了。

蘭登教授隨便見到石像指向那裡,便能發現秘密通道?梵蒂岡資料庫重門深鎖,為甚麼不見經傳的女主角能被准入內?她輕而易舉便撕了一頁伽俐略的書,難道教廷的保安人員不懂得搜身?侍從(Camerlengo) 深思熟慮,引經據典,跳傘玩命地奪權,竟然想不到教宗房間會裝上攝影機?

《天使與魔鬼》談及宗教和科學的競爭,是很好的題材。沒讀過小說,但看過網上的簡介,電影似乎很忠於原奢,都是在和觀眾玩捉迷藏。如果 Dan Brown 或導演 Ron Howard 能少些陰謀論,多說些教廷面對科學時的矛盾,出來的效果應該會深刻一點,人性化一點。

如今的《天使與魔鬼》,不過是一部平庸的B級警匪片罷了。

Sunday, May 17, 2009

海嘯




(一)

時針指向七時,飯菜安靜地擺在桌上,卻沒有人拿起筷子。

皓先開口:

「下星期我不用上班了。」

聲音劃破凝固了的空氣,然後跌進無底的深淵。琳無言望着桌上的蝦仁炒蛋。

等了幾個月,他們都知道,這是必然的結果。今天,不過是個正式的宣告。

皓慶幸妻子沒有煩人的問題,慶幸她沒有無謂的勉勵。但他知道,琳沉默,因為她害怕。

她怎可能不怕呢?他也不懂得如何去面對眼前的變化。

整個晚上,二人都刻意迴避着這個問題,令皓更感到刺心的自責。他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心亂得久久不能入眠。

忽然,琳握着他的手,握得好緊,好緊。


(二)

皓醒來時,琳已經不在身邊。她定是悄悄起床,獨自乘車上班了。

在家中混混噩噩磨蹭了半天,皓不知怎樣打發多餘的時間。他告訴自己,暫時還是甚麼都不要想吧。

扭開慣看的財經頻道,報導員如常地嘩啦嘩啦滔滔不絕。只是,沒有一件是好消息。

皓的腦海,又浮起那一堆夢魘般的數目字。

這幾年的投資,差不多是全軍覆沒了。少了一份收入,房子仍要每月供款。手頭的儲蓄,不知夠不夠支撐一年。

「四月份全國失業率上升至……」

皓雙手掩臉,巴不得從此看不到這個混亂的世界。他想起琳的手,心頭又是一陣刺痛。

「四時半了,該駕車接她下班了。」

皓心裡想,此時此刻,他能為她做的,就只剩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三)

個多月來,皓幾乎每天都泡在書店和圖書館看書。

不花一分錢,便能消磨一個下午;皓奇怪,從前為甚麼不知道,世上竟有如斯化算的消遣。

寄出的求職信,通通都沒有回覆;皓的心情,已經由憤憤不平,變成隨遇而安。外面如此的驚濤駭浪,若有金融機構肯聘人,一定是虧本虧到傻掉了。

書店只得寥寥數位顧客,皓一人霸佔了整張書桌。他覺得,自己閒適得如一個退了休的老伯伯。

皓在看關於設計的書。讀書時,他很喜歡繪畫;很可惜,跟冷冰冰的數字朝夕相對了這麼多年後,現在甚麼也畫不出來了。

翻開書本,才發現這麼多不懂又有趣的事情。反正長日無聊,看看也不壞。

幾個下了課的學生,嬉笑着走進書店。皓急忙收拾書本,趕在接琳下班前,到超級市場買點菜。



(四)

在春天的陽光下,皓和琳漫無目的地在市中心散步。

每間店舖都掛上減價的牌子,益發顯得市況冷清。但滿城的衣飾玩物,沒有一件是他倆需要的。

一輛單車在他們身邊擦過。過了一會,皓問:

「我們買輛單車好不好?」

琳大惑不解,皓繼續喃喃自語:

「反正我已很少駕車,賣掉了,可以省下保險費和汽油錢……不過,沒有車子,便不能載你上班下班了。」

琳笑說:

「踏單車好啊,說真的,你也該減一減了。」邊說邊捏捏他腰間的贅肉。

皓正想抗議,卻望看見前面店舖斗大的招牌。他靈機一動:

「好吧好吧。但減肥前,先讓我吃一頓美味的壽司!」

琳給他一個責備的眼神,皓卻扮作自豪地說:

「我剛領了這個月的失業保險金,我請客!」

不待她說話,他便逕自牽着她的手,走進街角的餐廳。


(五)

「下課後,吃這個才上班吧,不要再在外面亂吃了。」

皓唯唯諾諾接過三文治,像個聽話的乖孩子。琳伸手要敲他的頭,他避開了,然後出其不意地在她頰上吻了一下。

琳瞪大眼睛,沒好氣搖了搖頭,臉上是甜甜的笑容。

二人相對而坐,吃着熱烘烘的吐司。皓不停說着學校的趣事,和兼職時遇見的古怪客人。

琳催促他:

「快點吃吧,不然你和我都要遲到了。」

皓笑着點頭。他把牛奶倒進咖啡,拿起茶匙攪拌着,在杯中捲起了急湍的漩渦。

不消一會,漩渦便消失了。平靜的杯子中,皓隱約看見琳溫柔的臉龐。

Wednesday, May 13, 2009

風中的片段

自從買了 iPhone 後,生活習慣便發生了不大不小的變化。臨睡前,睡醒後,永遠是 phone 不離手,賴在床上看網頁。上班途中,是一邊駕車,一邊爭取時間看電郵。遇上不懂的字,記不起的名字,忘掉了的電影情節,第一反應是拿電話出來 google。就是上廁所開大號,也不用再費神張羅書本雜誌。正是一 phone 在手,樂也悠悠。

但 iPhone 的攝影功能,我卻很少用到,因為照片質素始終是差了一點。所以,相片都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電話中,未加整理。今天從頭到尾瀏覽一遍,方發現,原來 phone 裡也儲了不少回憶。



飛機降落前的日出。(加拿大多倫多)


飛機上升前的風雪。(美國西雅圖)


這商場,佔據了我童年很大部份的回憶;三十年了,仍是這個模樣。(香港)


這裡也佔了很多的回憶,但已經完全不同了。(香港)


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倒數時計,今天是怎樣的下場?(上海)




大江南北,數之不盡的步行街上,到處都是掛上洋名字的服裝店。(廣東省)


從東岸到西岸,數之不盡的outlet mall中,總能找到仰慕(偽)名牌的羊群。(美國加州)


賣的到底是黑是白?是袋抑或是豬?(加拿大多倫多)


有沒有醫生茶?病人茶?藥劑師茶?(加拿大溫哥華)


這個洗手盤,令我惆悵了近一分鐘:怎樣才能扭開水龍頭?(答案:是腳踏的)(巴黎)


地鐵站口提供如此方便,法國果然是個浪慢的地方。(巴黎)


鄰桌小女孩在啼哭,趕快拍下她的哭相。(美國西雅圖)


一看到相機,便立刻擠出燦爛的笑容,淚珠還在眼角哩。


這個不是書架,是給貓兒跳上跳下的「玩具」。(美國加州)


這個也不是沙發,是給小狗睡覺的安樂窩。

一年來,這部電話陪着我跑了很多地方。不知接下來的這一年,我們會不會是一樣的風塵僕僕?